亚太传统医药 ›› 2023, Vol. 19 ›› Issue (3): 207-210.DOI: 10.11954/ytctyy.202303045

• 专论与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射性膀胱损伤病理机制及其治疗探析:基于“主客交”理论

钟少艺,翁剑飞,陈慧军,张伟平,陈雅婷   

  1.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 出版日期:2023-03-06 发布日期:2023-03-28
  • 基金资助:
    福建省财政厅财政专项:养阴化瘀通淋汤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应用(X2021005)

  • Online:2023-03-06 Published:2023-03-28

摘要: 放射性膀胱损伤是盆腔肿瘤放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多认为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湿热、浊毒、瘀血胶着不解,其发生、发展与“主客交”正虚邪实、客邪胶固于血脉的病机相似。“主客交”理论中的邪实主要指的是湿浊、痰瘀等病理产物,与现代研究中射线、氧自由基、炎症细胞、炎性因子等性质相似,同时其侵袭血脉经络,造成了持续性损伤的渐进性加重,与放射性膀胱损伤机制相似,而正虚抗邪无力,毒邪伤正,正气亏虚,是进一步加重该病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基于“主客交”理论结合现代分子机制研究,可以更好解析该病病理机制,为该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放射性膀胱损伤;“主客交”理论;病理机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