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3, Vol. 19 ›› Issue (6): 52-56.DOI: 10.11954/ytctyy.202306011

• 传统药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摘花摘果对牡丹皮品质的影响研究:基于特征化学成分

李光全,王云红,陶敏,王丹,刘丹,彭瑾,王寿明1,刘成鼎   

  1.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药学部,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23-06-06 发布日期:2023-06-13
  • 基金资助:
    垫江县科学技术局社会民生科技创新专项(djkjxm2020shmskjcyw009)

  • Online:2023-06-06 Published:2023-06-13

摘要: 目的:比较摘花或摘果处理对牡丹皮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浸出物得率、丹皮酚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测得的特征化学成分为评价指标,比较各试验组样本品质差异。浸出物测定采用药典方法,丹皮酚含量检测及HPLC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以0.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经摘花或摘果处理后,牡丹皮浸出物得率增高,但丹皮酚含量降低。建立的9个不同处理牡丹皮样本的指纹图谱,其相似度>0.97;标定了8个共有特征色谱峰,指认了5个特征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与对照组比较,摘花组和摘果组8个共有特征色谱峰峰面积均有6个降少、2个增加。结论:摘花或摘果处理对牡丹皮化学成分的作用结果,因成分不同而不同,该处理可能不利于牡丹皮药用品质提升。

关键词: 牡丹皮;摘花;摘果;品质;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