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肝衰竭(Liver failure)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ubChem、SEA、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金匮肾气丸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肝衰竭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_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金匮肾气丸的活性成分82个,靶点871个;肝衰竭相关的疾病靶点547个,与金匮肾气丸的交集靶点共有76个;通过“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和PPI网络的拓扑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IL-6、VEGFA、JUN、MMP9、EGFR、MTOR等20个关键靶点,GO富集条目465个,主要涉及氧化还原酶活性、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生长的调节、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活化T细胞增殖、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复合物、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KEGG通路显著富集138条,其中与炎症与免疫相关通路有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与病毒感染相关信号通路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冠状病毒病-新冠肺炎等;以及与其他机制相关信号通路包括肝细胞癌、癌症中PD-L1表达和PD-1检查点途径、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发挥治疗肝衰竭的作用。结论:金匮肾气丸可能通过炎症与免疫、细胞增殖与凋亡、病毒感染及其他多种机制共同作用,起到对肝衰竭的综合治疗效果。该研究初步预测了金匮肾气丸抗肝衰竭的潜在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为金匮肾气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