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3, Vol. 19 ›› Issue (11): 111-116.DOI: 10.11954/ytctyy.202311021

• 传统医学临床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优化方案及疗效观察:基于正交设计

张丽,王瑞杰,刘向娥,张熙渊   

  1. 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出版日期:2023-11-06 发布日期:2023-11-13
  • 基金资助:
    白银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对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CPID)临床方案优化研究(2021-1-25Y)

  • Online:2023-11-06 Published:2023-11-13

摘要: 目的:中药保留灌肠法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但由于其缺乏标准的操作方案,造成疗效逐渐下降,及其他一些不良后果。探讨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优化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湿热瘀结型CPID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将1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瘀结型CPID患者,按照正交设计方案随机分组,共为9组。选择插入肛管的深度(cm)、药液在肠道的保留时间(h)和灌肠操作的时辰作为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按照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进行临床观察。入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抗生素治疗方案,结合中药保留灌肠疗法,1个疗程为7 d,临床疗效观察2个疗程。治疗效果以慢性盆腔炎湿热蕴结证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积分、红细胞比容等作为指标进行方案评价。结果:结果显示,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湿热瘀结型CPID的最佳操作方案是在早晨9∶00-11:00之间进行灌肠操作,将肛管插入肛门15cm,灌肠药液在肠道保留4 h。结论:通过研究建立的中药保留灌肠的最佳操作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湿热瘀结型CPID的效果。同时,该优化治疗方案可减轻操作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不适,还可减少在灌肠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药液浪费,节省医疗资源,从而提高患者对该中医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医疗水平的认可度。

关键词: 中药保留灌肠;正交设计试验法;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