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3, Vol. 19 ›› Issue (11): 235-239.DOI: 10.11954/ytctyy.202311047

• 专论与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医五行学术空间观探析

舒茂宇,朱红俊,周颖祺,姜依琳,赵阳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 出版日期:2023-11-06 发布日期:2023-11-13
  • 基金资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无锡市卫健委中青年拔尖人才资助计划(BJ2020064)

  • Online:2023-11-06 Published:2023-11-13

摘要: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探究其本源对指导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时空观是认识阴阳五行本质的关键,尤其是五行的空间观。五行源于五方观念,具有空间属性;阴阳起于日夜交替,具有时间属性。而五行文化根源溯之于河图,阴阳始自洛书。《黄帝内经》中经文关于五行的论述,以及现代一些国医名师的临证经验,也充分体现了五行的空间属性。对中医临床疾病诊治而言,病具有五行空间势态相对稳定的特点,而证具有阴阳随时间变化的属性,因此临证诊疗时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时空并治。明晰五行的空间属性,对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中医五行;本源内涵;空间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