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4, Vol. 20 ›› Issue (1): 76-80.DOI: 10.11954/ytctyy.202401015

• 传统药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扶正挽肝颗粒水提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蒙健林,李清清,陈雅璐,王明刚   

  1.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24-01-05 发布日期:2024-01-17
  • 基金资助: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2018GXNSFGA281002);广西中医药大学博士启动基金(2020BS026);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启动基金(2020BS003)

  • Online:2024-01-05 Published:2024-01-17

摘要: 目的:优选扶正挽肝颗粒的水提工艺,并建立扶正挽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控制方法。方法:通过正交L9(34)试验选取加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三个因素的最佳指标,选择干膏出膏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扶正挽肝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以薄层色谱法(TLC),对白芍和柴胡两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开展剂型的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等常规项检查。结果:扶正挽肝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水量、煎煮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0h;白芍、柴胡样品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该水提工艺提取的颗粒样品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和微生物限度等常规项检查均符合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四部“颗粒剂”项下相关规定。结论:该研究优选出的水提工艺符合扶正挽肝颗粒的生产需要,所制定的扶正挽肝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稳定、可行。

关键词: 扶正挽肝颗粒;水提工艺优化;薄层鉴别;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