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4, Vol. 20 ›› Issue (4): 114-118.DOI: 10.11954/ytctyy.202404025

• 临证经验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阴火理论”探讨肠上皮化生的证治策略

唐旭东,屈钰珂,俞赟丰,朱莹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24-04-05 发布日期:2024-04-18
  •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700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4466)

  • Online:2024-04-05 Published:2024-04-18

摘要: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上皮细胞逐步代替的一种病理状态,属于胃癌前病变范畴。“阴火理论”是李东垣提出的核心学说之一,通过研究“阴火理论”,发现肠上皮化生的机制与阴火病机关系密切,认为该病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侯,脾胃气衰、阴火内生、燔灼胃脘是该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痰浊、瘀血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治疗上当结合临床症状,标本兼顾,以补脾益气、清泻阴火为基本治疗原则,佐以活血祛瘀、理气化痰之法,且顾护脾胃气机的升降协调,为中医治疗肠上皮化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关键词: 阴火;元气;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