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4, Vol. 20 ›› Issue (5): 162-168.DOI: 10.11954/ytctyy.202405033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疏肝消脂方干预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

覃素萍,吴长亮,吴奕霖,蓝小梅,李小敏   

  1.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
  • 出版日期:2024-05-06 发布日期:2024-05-22
  • 基金资助:
    广西医学遗传与基金组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XKMGG2022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81004)

  • Online:2024-05-06 Published:2024-05-22

摘要: 目的:筛选疏肝消脂方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探讨疏肝消脂方干预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方法:检索BATMAN-TCM和TCMSP数据库,收集疏肝消脂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从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收集AFLD的作用靶点,并与疏肝消脂方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PPI);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疏肝消脂方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并利用CytoNCA插件对该网络进行拓扑属性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对筛选到的核心靶点进行GO(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R语言实现可视化分析。结果:疏肝消脂方筛选获得活性成分203种,对应靶点678个,AFLD相关靶点1 784个,交集靶点278个。核心靶点主要关联AFLD中的氧化应激、蛋白质结合、对脂多糖反应等生物过程,并且参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等,以上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介导疏肝消脂方干预AFLD潜在作用机制。结论:疏肝消脂方通过MAPK等信号通路作用于AFLD,为进一步研究干预AFLD提供新的依据。

关键词: 疏肝消脂方;酒精性脂肪肝;网络药理学;靶点;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