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4, Vol. 20 ›› Issue (5): 186-191.DOI: 10.11954/ytctyy.202405037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网状Meta分析不同针刺频次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

戴雪纯,曹炜,邹子豪,秦迪,陈思珏,杨茜,罗亚兰,李瑛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出版日期:2024-05-06 发布日期:2024-05-22
  • 基金资助: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SQ2017YFC170007);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21MS320)

  • Online:2024-05-06 Published:2024-05-22

摘要: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不同针刺频次治疗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 CU)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不同针刺频次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4月。两位研究者按照纳排标准独立提取文献信息,并使用Cochrane 5.3风险评估工具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用RevMan 5.4、Stata 1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3项RCTs, 1 130名患者。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每日针刺联合抗组胺药、隔日针刺联合抗组胺药及每日针刺,与单用抗组胺药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隔日针刺与抗组胺药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是否联合药物,每日针刺和隔日针刺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概率排序:隔日针刺+抗组胺药>每日针刺+抗组胺药>每日针刺>隔日针刺>抗组胺药治疗。结论:隔日针刺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可能最佳,但从卫生经济学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角度考虑,隔日针刺可能成为较优选择。由于该研究的局限性,后续需要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与验证。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针刺频次;网状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