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4, Vol. 20 ›› Issue (10): 99-102.DOI: 10.11954/ytctyy.202410021

• 临证经验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三焦气化失司”理论论治气滞型便秘

林小利,黄淑妍,柯敏辉   

  1.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 出版日期:2024-10-07 发布日期:2024-10-16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4118);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I0021)

  • Online:2024-10-07 Published:2024-10-16

摘要: 气滞型便秘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七情过极所致肝失疏泄,大肠气机升降聚散异常是气秘的基本病机,其中与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失调密切关联。三焦气化功能与病在下焦的气滞型便秘密切相关,下焦气化不利、内外不通,可致糟粕停滞,大便难出。基于“三焦气化失司”理论探讨气滞型便秘的中医病机,以通调三焦水道,恢复三焦气化为原则,调畅气机上下顺畅,使得肠道秘结解除,糟粕乃下。为辨治气滞型便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

关键词: 三焦气化;气滞型便秘;顺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