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16, Vol. 12 ›› Issue (3): 137-140.

• 药物与临床 • 上一篇    下一篇

连参通淋片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湿热下注证)Ⅱ期临床试验

陈军霞;张霞;张华健;王正品;曹菊林;舒蕙荃;李海兵;   

  1.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16-02-05 发布日期:2016-04-19

  • Online:2016-02-05 Published:2016-04-19

摘要:

目的:观察连参通淋片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法,入选221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湿热下注证)病例,随机分为连参通淋片组(4片/次,每日3次,n=110)和三金片组(3片/次,每日3次,n=111),于治疗后10天及21天,从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疗效、晨间首次尿离心沉淀物的多形核白细胞变化或尿道拭子涂片的多形白细胞变化、病原学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观察临床安全性。结果:治疗10天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69.8.6%、4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4.9%、6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及21天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尿沉渣及尿道拭子涂片检查多形核白细胞:定性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与用药21天后-基线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衣原体的转阴率优于对照组。试验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连参通淋片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湿热下注证)安全、有效,可为后期确定疗程提供临床依据。

Key words: 非淋菌性尿道炎, 湿热下注, 连参通淋片, 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