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1): 180-184.DOI: 10.11954/ytctyy.202501036

• 思路与方法 • 上一篇    下一篇

寒热辨证研究述评

张芳洲,马淬兰   

  1. 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版日期:2025-01-17 发布日期:2025-01-17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82060917);贵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9]135号)

  • Online:2025-01-17 Published:2025-01-17

摘要: 寒热辨证是八纲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寒热的相关理论、证候、体质,以及寒热辨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概述,探索寒热辨证研究的新方向。结果表明,寒热理论研究围绕寒热的含义(即寒热的本意和特性)进行;寒热证候从四诊角度的探讨较为丰富,单独从舌脉角度探讨的文献相对较少;寒热体质与寒热证候均采用四诊方法进行判断,但二者的部分证候相似、诊断模糊,须进一步明确中医体质和疾病诊断的含义;属于象思维的寒热不可能采用检测指标予以定量化、客观化;准确的寒热辨证是保证疗效的基础和前提。目前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探究寒热辨证思维的认知特征和神经机制,进行寒热辨证与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研究也为寒热辨证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寒热;证候;寒热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