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古今肛肠围手术期中医外治促愈用药规律
周欢,曾娟妮,黄俊
2025, 21 (4):
134-139.
[摘要]
( 9)
PDF
(1933KB)( 4)
可视化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籍《五十二病方》及现代临床肛肠围手术期促愈之中医外治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五十二病方》中促愈相关处方,构建数据库;检索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201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外治对肛肠围手术期促愈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数据库;分别统计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类别,并对古今处方进行药物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古籍《五十二病方》中筛选出处方66首,包含中药共70味,使用频次最高药物为猪脂膏、乌头、芜荑、磐石,方中以寒、温性药为主,五味以苦、辛、甘味居多,归经以脾、胃、肝经为主。现代用药中共筛选出402个有效处方,包含203味中药,黄柏、苦参、五味子、大黄、当归使用频次最高,共涉及19类药物,清热药占比最高,其次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为主;寒、温性药居多,主以苦、辛、甘味为主,归经主要为肝、胃、大肠经;关联规则得到核心药对33组,高频药对组合为苦参+黄柏,3味药高频组合为五倍子+苦参+黄柏,药对乳香+没药置信度为0.913;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12个药物核心组合及6个治疗肛肠围手术期中医外治用药潜在新处方。结论:古今中医外治促愈用药多为寒性、温性药,以苦、辛、甘味药为主,多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生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