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乌头通络汤联合田氏针刀松解术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SP及5-HT的影响
张俊杰,田河水,张侠杰,张俊杰,张宇飞
2020, 16 (8): 124-126. [摘要] (127) PDF (1503KB)(384)
目的:探讨肩周炎患者采用田氏针刀松解术联合乌头通络汤对肩关节功能、SP及5-HT的影响。方法:将95例肩周炎患者按掷币法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田氏针刀松解术治疗)和观察组(48例,采用田氏针刀松解术联合乌头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及SP、5-H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P、5-HT及GM-CS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nstant-Murlry评分、UCLA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田氏针刀松解术联合乌头通络汤能显著减轻肩周炎患者炎症症状,缓解局部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田氏针灸联合桃红牵正散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张俊杰;田河水;张侠杰;张俊杰;张宇飞
2020, 16 (7): 121-123. [摘要] (150) PDF (1554KB)(570)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采用田氏针灸联合桃红牵正散的治疗效果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接受田氏针灸治疗,观察组44例接受田氏针灸联合桃红牵正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严重程度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DI评分高于对照组,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各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田氏针灸联合桃红牵正散能显著缓解面神经炎患者症状,减轻面神经麻痹程度,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天然药物相关肝损伤毒理学研究进展
张俊立;扈晓宇
2020, 16 (6): 167-174. [摘要] (180) PDF (1625KB)(1133)
天然药物产生肝毒性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苷类、毒蛋白类、萜类、蒽醌衍生物类及重金属类化合物,对含上述几类肝毒性成分的临床常见天然药物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赵法新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张俊萍; 张社峰; 蔡小平; 赵玉瑶; 魏征
2018, 14 (11): 121-122. [摘要] (131) PDF (1511KB)(519)
赵法新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从脾胃论治内科疑难杂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总结其采用养阴益胃法治疗阴虚胃燥呃逆案;温养健脾补中气法治疗少年体弱胃下垂案;沙参芍药治疗气阴双亏胃脘痛案;芳化健脾法治疗脾虚湿阻久泄泻案,以供同道参考。
鸦胆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谢焕山,张俊鹏,范景皓,江如钞,阿力亚·阿不来孜,黄文菁,刘韵,张建业
2017, 13 (8): 29-30. [摘要] (228) PDF (703KB)(442)
目的:采用GCMS法定性分析鸦胆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鸦胆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鸦胆子的挥发油,采用GCMS结合计算机相似度检索的方法分离和鉴定鸦胆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从鸦胆子挥发油中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结论:鸦胆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鸦胆子的药理性质奠定了基础。
丙泊酚与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俊,
2012, 8 (9): 144-145. [摘要] (297) PDF (465KB)(460)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手术麻醉中使用丙泊酚与小剂量芬太尼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性。方法:依据ASAⅠ~Ⅱ级选取行无痛人流术的孕妇78例作为干预组,并抽取选择其它人流方式的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静脉丙泊酚复合0.1μg/kg舒芬太尼,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以两组麻醉前和术中的HR、RR、SpO2变化、术中出血量、镇痛效果及其他不良反应等作为对比指标。结果:镇痛效果干预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呼吸抑制发生率对照组差于干预组(P<0.05); 术中出血量<400mL,干预组比例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可一定程度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且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被引次数: Baidu(7)
对新生儿硬肿症临床分析
张俊,胡芸,
2010, 6 (4): 64-65. [摘要] (566) PDF (92KB)(781)

目的:对新生儿硬肿症临床分析,提前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几年来新生儿硬肿症临床资料。结果:硬肿逐渐消退,得到治愈。结论:对新生儿硬肿症在治疗中积极防治感染,中西医结合复温治疗,有利于新生儿的恢复。

被引次数: Baidu(1)
紫外光终点比色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张俊,
2010, 6 (4): 11-12. [摘要] (796) PDF (109KB)(1579)

目的:建立一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终点比色测定法。方法:在UV-LDH连续监测法的基础上建立终点比色法,研究酶终止剂的组成。结果:由0.2mol/L Tris、0.3mol/L NaOH、10mmol/L EDTANa2组成的酶终止剂效果好(△A/min=-0.00114A),碱性介质ε(ε340nm~ε380nm)为4.943。反应速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r=-0.9998),酶活性浓度在1000U/L以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精密度(CV)2.28%(120.1U/L)和1.29%(905.5U/L),与UV-LDH连续监测法对比相关性好(r=0.9977,n=44),正常参考值范围(±1.96s)为5.6~54.5U/L。结论:本法简易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合批量测定。

被引次数: Baid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