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肺脾“五行相生”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肌少症的关系
戴秋华,方超,段忠玉
2025, 21 (9): 211-215. [摘要] (12) PDF (1779KB)(0)
基于肺脾“五行相生”理论剖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肌少症的关系。在五行相生中,脾土生肺金,二者在生理上相互协同,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对于慢阻肺,其长期存在的肺功能障碍可通过肺脾相关的机制影响脾的功能。从五行角度看,肺虚可累脾,而脾虚又与肌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肌肉失于濡养。这一理论为深入理解慢阻肺与肌少症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临床实践中对这两种疾病的综合防治、早期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云南少数民族医药研究回顾与前瞻
戴秋华,方超,段忠玉
2025, 21 (8): 201-208. [摘要] (78) PDF (1880KB)(10)
云南省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以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著称。多年来,云南各族人民在傣、彝、藏等民族医药的核心基础上,融合苗、白、纳西等医药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医药体系。云南少数民族医药通过不断积累和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对民族医药研究的重视,各类文献及学术研究日益丰富,傣医和彝医等单一民族研究成果显著增长。云南少数民族医药的研究呈现出理论到实践的突破、研究的兴起、跨学科创新以及文献差异等特点。当前,云南少数民族医药面临信息整合不足、资源濒危、现代科技融合不足等问题。未来发展方向应聚焦于知识整合、数字化技术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学科研究及传统文化宣传。通过这些措施,云南少数民族医药有望实现全面发展,为传统医学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重要支持,为现代医学研究贡献独特的民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