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期防治中医药研究进展及策略探析
卫鑫宇,王强
2024, 20 (6): 205-209. [摘要] (22) PDF (1834KB)(15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的气道疾病之一,其防治面临许多挑战。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且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临床尚缺乏有效防治措施,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明显优势。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分期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规律,结合临床、机制研究进展,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加运动耐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多方面阐释中医药分期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临床诊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丁定明医师运用头皮针联合体针治疗不寐经验
汪中菊,丁定明,李思康,王强
2022, 18 (12): 126-129. [摘要] (84) PDF (1598KB)(88)
介绍丁定明医师治疗失眠症临床经验,将丁定明医师对失眠症认识与治疗加以归纳和整理,并附上典型案例一则。丁医师认为不寐病机为阴阳不交、营卫失和,故治疗根本在于纠正偏盛偏衰,达到营卫调和、阴阳平衡的状态,从而治愈失眠,同时可配合耳穴加强治疗效果,通过辨证还可运用灸法来增强治病疗效,其经验对临床针灸治疗失眠有一定借鉴意义。
王强从肝论治不孕症经验
张淼;王强
2021, 17 (6): 90-92. [摘要] (209) PDF (1549KB)(599)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及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中医治疗不孕症多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入手,选用补肾阳、补肾阴等治则。王强主任医师在治疗不孕症上,秉持从肝论治的理念,基于肝的生理功能,结合肝的生理特性、病理特点,确定了"肝为刚脏,当以调之""肝为柔脏,当以补之""肝为娇脏,当以护之"的总治则,并视具体情况合理运用,临床治疗不孕症疗效显著。总结王强主任医师治疗不孕症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性肌病1例
安运佳,王强,庄伟坤
2021, 17 (11): 102-105. [摘要] (30) PDF (1601KB)(137)
甲亢性肌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早期积极治疗原发病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列举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典型病案,该患者为中青年男性,以四肢无力为主要表现,经抗甲状腺毒素药物对症处理及配合中医中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通过分析该病案,加强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性肌病的进一步认识。
《神农本草经》中痛症药物特点探析
曹粟满; 王强
2016, 12 (9): 73-75. [摘要] (120) PDF (415KB)(345)
从药物性质、药物配伍、药物运用、用药特点及临床方剂等方面,对《神农本草经》中痛症药物进行总结。发现共有90味药治疗各类痛症,《中药学》收录的药物有54味,明确提出有止痛功效的有34味,为治疗痛症的常用药物。
大蒜素对肝癌细胞血道转移的影响
刘丹璐,邓云丹,崔芬芬,王强,魏育才,
2012, 8 (9): 47-48. [摘要] (279) PDF (483KB)(504)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肝癌小鼠模型肿瘤细胞经血道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理。方法:取昆明小鼠36只,尾静脉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后用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干预1周,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观察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取脾和胸腺称重后分别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实验组小鼠脾指数明显增高且具较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胸腺指数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各实验组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肿瘤抑制作用,高浓度组(F组)最明显。结论:大蒜素能显著促进脾的生长,且能一定程度促进胸腺的生长,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较高浓度的大蒜素具有抑制H22肝癌血道转移模型肺转移作用。

被引次数: Baidu(9)
改进CTAB法提取红豆杉毛状根DNA
王颖芳,贾真,韩彬,李钟,戴王强,李军,陈艳芬,胡旭光,
2012, 8 (4): 19-20. [摘要] (302) PDF (1537KB)(561)

目的:寻求提取高质量红豆杉毛状根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发根农杆菌R1000诱导的红豆杉毛状根的基因组DNA,进行紫外分光检测、电泳分析及特异PCR扩增。结果:提取的DNA质量较好,纯度较高,可以满足进一步实验的要求。结论:运用改进CTAB法提取红豆杉毛状根基因组DNA,比传统方法更好地减少了基因组DNA中多糖、酚及次生代谢物的污染,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提取方法。

被引次数: Baidu(7)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
王强,
2010, 6 (4): 32-33. [摘要] (552) PDF (78KB)(829)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09年12月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中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均相仿的手术患者68例的治疗过程。结果:68例患者经对症治疗,67例股骨活动恢复正常、1例出现股骨短缩约1cm。结论:应根据骨折的具体部位以及固定物的生物力学特点,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