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难治性痛风中医证候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杨杰,杜启明,孙威帅,王立强
2024, 20 (6): 73-77. [摘要] (15) PDF (1817KB)(72)
目的:探讨难治性痛风(RG)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为难治性痛风防治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肾病内分泌门诊及痛风(GA)门诊就诊的199名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RG患者46例、非RG患者153例,分析RG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发病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阳虚、气滞、湿热、痰湿、血虚证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痛风组患者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占比更高,与非难治性痛风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占比及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G患者高血压、脑梗死占比更高,且年龄、血肌酐、血尿酸、尿素明显高于非RG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非R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脑梗死、血瘀证、阴虚证以及年龄、血肌酐、尿素、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是RG的影响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阴虚证、血瘀证、高血压、血尿酸是RG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RG患者年龄更高,合并症较多,阴虚证和血瘀证是RG发病的关键病机,有高血压病史和更高的血尿酸水平也与RG的发病密切相关。
糖尿病足早期治疗探析:基于温阳法
王立强,陈润铭,李友山,张力睿,张锦楠,余清璇
2023, 19 (6): 202-205. [摘要] (28) PDF (1759KB)(70)
糖尿病足危害性极大,因此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尤为关键。中医药对于糖尿病足早期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温阳法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足早期。但目前临床上对于温阳法治疗糖尿病足只限于临床经验的记载,未能做到从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通过从“寒”“瘀”“温阳”论述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与治疗,为“温阳法”治疗糖尿病足早期提供理论依据。
科尔沁沙地7种蒙中药生物学特征调查与种植建议
罗亚勇,张铜会,李玉霖,刘新平,王立龙,赵学勇;
2021, 17 (7): 4-7. [摘要] (172) PDF (1764KB)(684)
目的:蒙中药是我国独特的医药资源,在科尔沁沙地发展蒙中药规范化种植,不仅有助于保护沙地濒危中草药资源,而且可促进沙化土地的恢复。通过制定相应的中草药种植规程并提出相关种植建议,以提高药材产量,保障质量稳定。方法:田间种植防风、黄芩、苦参、远志、板蓝根、黄芪和甘草,并测定这7种药材的根长、鲜根直径、根干重、茎叶干重等生物学特征。结果:7种药材种植当年根长均在20cm以上,表明在科尔沁沙地种植药材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其中板蓝根在种植当年根生物量、直径、根冠比明显高于其他药材品种;防风、甘草、苦参、黄芩和黄芪5种药材当年根系长度长,但是直径细;远志生长较慢。结论:7种药材在科尔沁沙地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种植过程中应根据药材本身的生物学特点确定其种植年限,如板蓝根适合当年采收,防风、甘草、苦参、黄芩和黄芪5种药材应延长种植年限或移栽,远志适合密植并延长种植年限。建议种植户选择和配置不同的药材种类,兼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以尽量降低单种药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降真香古代临床应用考证
王祥红,徐淼锋,王立志,陈登科
2020, 16 (10): 106-109. [摘要] (139) PDF (1556KB)(621)
目的:整理降真香的古代主要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全文检索系统》手机APP,对900多部以《四库全书》收录为主的古代医药文献进行全文系统检索,再分类汇总降真香的临床应用。结果:古代降真香内服外用均有涉及,外用主要用于辟邪及防治瘟疫、止血生肌疗伤、治疗痔疮以及漏疮、阴疮、臁疮、瘰、痈疽发背等皮肤病的治疗;内服主要用于金疮跌打、风痫、痧胀等病症;此外降真香还有净化和保持水质的作用。结论:降真香在古代已有广泛的临床应用,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降香与降真香本草考证
王祥红; 王立志;
2019, 15 (1): 73-75. [摘要] (164) PDF (1566KB)(890)
采用自编《古代文献全文检索》手机APP,全面检索系统收录的《本草纲目》《海药本草》等789部医药典籍,并结合原植物形态进行考证。发现古代降香、降真、降真香均指同一种香药两用的物质,紫藤香为其中上品,其植物基源应是豆科黄檀属一种或多种藤本植物。
仲景《金匮要略》旋覆花汤中新绛新考
王祥红; 王立志; 陈登科; 陈桂平;
2018, 14 (12): 113-116. [摘要] (605) PDF (1587KB)(823)
目的:系统考证仲景《金匮要略》旋覆花汤中新绛的植物基源。方法:采用自编的《古代文献全文检索系统》手机APP,对系统收录的789部医药古籍中有关旋覆花汤与新绛的内容进行全文检索。结果:古今医者认为旋覆花汤中新绛为茜草或茜草染的布类,但细考此论与原文及原方存在较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只有明代卢之颐认为新绛是降真香。结论:仲景或仲景时代新绛的字面意义并非多数后世学者理解的新染之绛色绯帛,而是指一种相对于茜草、苏木等而言新发现的也能染绛色绯帛的物质,即明代卢之颐认为的降真香,即豆科黄檀属藤黄檀Dallergiahancai Benth和两粤黄檀Dalbergia benthami Prain等为主的茎或根受伤后所结的香体,以降真香入旋覆花汤值得深入临床研究。
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分析
谢兴国; 李妍妍; 王立峰
2016, 12 (13): 121-122. [摘要] (93) PDF (491KB)(374)
目的:研究分析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自拟的温阳散瘀散外敷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BI以及最大行走距离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5)
五苓逐瘀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研究
谢兴国; 李妍妍; 王立峰
2016, 12 (12): 126-127. [摘要] (136) PDF (294KB)(347)
目的:观察五苓逐瘀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五苓逐瘀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逐瘀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加快血肿吸收,促进脑组织修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2)
新式灌肠膏在临床灌肠中的应用
时菁静;宋春侠;王立冬;刘玉兰;暴宏伶;李莉;刘洋;
2015, 11 (14): 103-104. [摘要] (68) PDF (433KB)(406)
被引次数: Baidu(2)
龙血竭散结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
王立海
2013, 9 (4): 190-191. [摘要] (143) PDF (347KB)(408)

目的:观察龙血竭散结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0.01mg静脉入壶,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血竭散6g水煎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龙血竭散结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显著疗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被引次数: Baidu(13)
探究多发伤救治中骨折漏诊原因
金作恒,王立柱
2013, 9 (4): 89-90. [摘要] (188) PDF (481KB)(446)

目的:通过对救治中骨折患者多发伤的漏诊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得出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多发伤病患资料,按照救治中骨折漏诊的标准进行判断,探讨漏诊原因.结果:通过我院检查,发现骨折漏诊的部位大多位于四肢、脊柱等,其损伤严重程度与骨折漏诊有密切的关系,多发伤的部位、接诊医师也与骨折漏诊有一定关系.结论:多发伤救治中骨折漏诊对于患者来说具有生命威胁性,因此在进行诊治时,应该加强医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医师的从业责任心,通过多次评估以及适当的检查以保证诊断正确.
 

中医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94例
岳吉平,王立,
2010, 6 (4): 23-24. [摘要] (802) PDF (118KB)(922)

寻常型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通过对94例寻常银屑病患者辨证施治的疗效观察,结果显示,中医药对寻常银屑病辨证分型施治有良好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被引次数: Baidu(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