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中药伊贝母的本草考证
罗孟兰,雷婷,胡敏,肖承鸿,张进强
2025, 21 (6): 162-170. [摘要] (56) PDF (2437KB)(55)
在查阅历代相关本草、医籍、方书后,对伊贝母的名称、基原、产区、药用部位、性味功效、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等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考证。结果表明,伊贝母这一重要的中药材首次被正式收载于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并一直沿用至今。伊贝母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基原为百合科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新疆贝母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地区、而伊犁贝母则主要产于新疆西北部,如伊宁、绥定、霍城等地。据考证结果可知,古代对贝母类药材的采收加工及炮制方式,即采根、暴晒,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这种方式能够去除药材中的多余水分,使其更易于保存和后续使用。随着医学和药学的发展,现代炮制技术已经对传统的炮制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以更好地发挥药材的药效和减少其潜在的副作用。参考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对于“伊贝母”的加工方式进行炮制,是一种科学且可靠的方法,这可以确保伊贝母的使用更加精准和有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治疗需求。在开发以伊贝母为主要原料的经典名方和大健康产品时,应明确并固定产地和基源,即使用基源明确的贝母。在对伊贝母的名称、基源、产地变迁、药用部位及性味功效、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证与整理后,伊贝母的本草考证更加系统,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伊贝母资源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