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3, Vol. 19 ›› Issue (7): 58-62.DOI: 10.11954/ytctyy.202307011

• 传统药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13种黄精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陶鹏,刘应,唐子惟,彭腾,肖特,陈胡兰   

  1.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
  • 出版日期:2023-07-05 发布日期:2023-07-19
  • 基金资助: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1YFN0015、2020JDTD0022、2022YFS0444);成都市科技局重点研发支撑计划(2019-YF05-02306-SN、2021-YF05-02298-SN);达州市科技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ZDYF0029)

  • Online:2023-07-05 Published:2023-07-19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四川5个产地13个品种的黄精的主要化学成分差异,为进一步筛选优良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黄精根茎总多糖、总多酚、总皂苷含量,热浸法测量水浸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结果:总多糖含量最高为L1棒丝黄精,含量为23.76%,含量最低为J1轮叶黄精4%。T1卷叶黄精总多酚含量最高为0.36%,L1棒丝黄精和L5互卷黄精总多酚含量最低为0.06%。总皂苷含量最高为J1轮叶黄精达2.31%,含量最低为J7的轮叶黄精,只有0.14%。水浸出物平均含量较醇浸出物平均含量高出2.37%。结论:相同品种的黄精受不同生态环境的影响,总多糖、总皂苷含量差异较大,而总多酚含量较低且差异不显著,而同产地不同品种黄精也会因遗传物质的不同导致化学成分有较大差异,故不同品种黄精应有其适宜种植的地区,同时有的品种还需不断进行遗传改良提高使用价值。

关键词: 黄精;总多糖;总多酚;总皂苷;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