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4, Vol. 20 ›› Issue (7): 50-56.DOI: 10.11954/ytctyy.202407010

• 传统药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指纹图谱-多成分化学计量学的建昌帮蜜糠炒白术质量评价研究

柯瑞,张江山,甘春梅,肖小林,曾鹏辉,张金莲,叶明磊,刘明贵,徐葱茏,杨焕林,刘英   

  1. 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西景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24-07-09 发布日期:2024-07-26
  • 基金资助:
    江西省中医药标准化委员会2021年第一批标准化项目(2020A09);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S2019CXTD2300)

  • Online:2024-07-09 Published:2024-07-26

摘要: 目的:建立蜜糠炒白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0 nm,建立15批蜜糠炒白术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建立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5批蜜糠炒白术的指纹图谱呈现24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891;对其中4个共有峰进行指认,分别是白术内酯Ⅲ(11号峰)、白术内酯Ⅱ(16号峰)、白术内酯Ⅰ(20号峰)、苍术酮(24号峰)。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结果均显示,不同产地、同产地不同批次药材制备的蜜糠炒白术质量有着明显的区分;变量重要投影系数(VIP)值>1的共有峰有7个,从大到小分别为1号、14号、4号、24号(苍术酮)、15号、16号(白术内酯Ⅱ)及2号峰。15批蜜糠炒白术的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依次为144.84~642.59μg·g-1、57.67~1 086.15μg·g-1、142.45~707.19μg·g-1、968.73~2 887.70μg·g-1。结论:建立的蜜糠炒白术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对蜜糠炒白术的质量分析,为蜜糠炒白术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蜜糠炒白术;质量评价;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建昌帮;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