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痛风颗粒成型工艺研究及其物理指纹图谱建立
张强,杨仁惠,柯媛媛,周训蓉
2025, 21 (1): 38-44. [摘要] (67) PDF (4215KB)(126)
目的:优选痛风颗粒的成型工艺并建立其物理指纹图谱。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稠膏与辅料的比例、可溶性淀粉与微晶纤维素(MCC)的比例、稠膏与胶态二氧化硅的比例为考察因素,以成型率、休止角、吸湿率及软材性状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法优选最佳成型工艺。采用物理指纹图谱对痛风颗粒的均一性、流动性、稳定性等物理属性指标进行综合表征,评价不同批次颗粒的质量一致性。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稠膏与辅料比例为1∶0.99,可溶性淀粉与微晶纤维素(MCC)的比例为7∶2,稠膏与胶态二氧化硅的比例为1∶0.09,12批颗粒物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高于0.9。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生产出的颗粒性质稳定,符合痛风颗粒实际大生产要求。
理气舒心片中染色剂金胺O检测方法研究
马晓静,张强,李本淳,崔业波,马彧
2024, 20 (2): 32-35. [摘要] (8) PDF (2584KB)(53)
目的:建立理气舒心片中染色剂金胺O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OMNI-C18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033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436 nm。结果:金胺O在0.967~8.703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加样回收率为95.01% (RSD=2.3%,n=6),精密度、重复性和溶液稳定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92μg·g-1。6家生产企业共38批样品中发现有1家企业的5批样品中检出金胺O,含量在1.06~4.63μg·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理气舒心片中金胺O的检测。
肿节风对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林希熹,张强强,熊静,卢冬林,朱蕙君,刘文其
2021, 17 (9): 96-100. [摘要] (99) PDF (902KB)(261)
目的:通过采用中药防护剂肿节风对胸部放疗患者进行干预研究,探讨其放射性肺损伤(RILI)防护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2019年10月接受放疗的50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25例。干预组在放疗期间口服肿节风咀嚼片,对照组不予口服该药。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3周、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月检测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同时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月进行胸部CT扫描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检查。结果:两组病例放疗开始后血清中TGF-β1、TNF-α、IL-6水平随时间增加,在放疗结束后3月有所回落。放疗结束时干预组患者血清TGF-β1、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FEV1%、DLCO在放疗结束后3月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治疗期间及随访3月总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治疗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肿节风能下调TGF-β1的表达和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放射性肺损伤,进一步保护肺功能。
姜黄素PVP-EPO固体分散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考察
尹丽,张纯刚,周旖璇,张强,程岚
2021, 17 (5): 14-18. [摘要] (193) PDF (1621KB)(606)
目的:考察姜黄素PVP-EPO固体分散体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姜黄素的浓度,比较灌胃给予原料药、PVP-EPO固体分散体后36h内的药动学特征。结果:姜黄素原料药、PVP-EPO固体分散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是(45.8±5.6)ng/mL、(94.5±13.5)ng/mL,t1/2分别是(11.6±0.9)h、(9.5±2.7)h,AUC0~36h分别是(389.6±63.2)ng獉h/mL、(689.9±79.5)ng獉h/mL。与原料药相比,PVP-EPO固体分散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77.1%。结论:PVP-EPO固体分散体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原料药。
心脑疏通胶囊中两种丹参酮类成分的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
周和,张强,杨辉灿,冯华,王奥
2020, 16 (8): 48-51. [摘要] (199) PDF (1617KB)(413)
目的:建立心脑疏通胶囊中两种丹参酮类成分的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为对照,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色谱条件:Waters XSelect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相应特征斑点;丹参酮IIA、隐丹参酮线性关系良好(r>0.999),说明所用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符合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心脑疏通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巴豆的本草考证
杨志友; 张强; 王鹤羽; 刘秀峰;
2019, 15 (4): 74-76. [摘要] (123)
目的:对巴豆的药用历史进行梳理和考证,为巴豆的现代应用提供文献依据。方法:以权威主流本草著作和同时代的方剂学论著为考察对象,进行文献梳理和归纳总结。结果:关于巴豆的药性记载古今有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从南北朝时期至明代,所有本草皆记载巴豆"味辛,性生温熟寒,有大毒",但从清代开始变为"辛,热,有大毒",摒弃了前人生熟易用的基本理念,2015版《药典》中引用的是清代的记载,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结论:通过对巴豆的药性、功效主治、炮制方法等进行考证,发现关于巴豆的药性学说古今有较大变化,但其功效、使用禁忌基本没变。同时,巴豆的炮制方法随时间呈现多样化趋势。
中药天仙子用法用量本草考证
张强; 杨志友; 王鹤羽; 刘秀峰;
2019, 15 (2): 76-78. [摘要] (191) PDF (1552KB)(1064)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干燥成熟种子,古称"莨菪子""横唐""行唐"等,为大毒中药,方中所用较少,内用剂量唐朝之前多在1g以上,唐时期多在1g以内,唐朝以后多在0.5g以下。从古至今天仙子在方中用法多样,用量呈递减趋势。查阅古今本草典籍,研究天仙子在古方中的用法用量,对其沿革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现代研究应用天仙子提供参考。
近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郑美思; 李梦丽; 张强; 赵琦瑶; 谢俊彦; 江启煜
2017, 13 (20): 67-70. [摘要] (157) PDF (1465KB)(644)
被引次数: Baidu(1)
中药冬虫夏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徐月启;张强;
2014, 10 (11): 10-11. [摘要] (72) PDF (814KB)(496)
胸腔镜手术治疗凝固性血胸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张强
2013, 9 (9): 105-106. [摘要] (68) PDF (311KB)(35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凝固性血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2例进行胸腔镜手术的凝固性血胸患者为实验组,22例曾开胸治疗的凝固性血胸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并将胸腔内的血凝块清除,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手术效果与术后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能够很好地治疗凝固性血胸,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等特点,适合临床广泛使用.
 

被引次数: Baid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