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白芍总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重度银屑病疗效及对TNF-α、IL-17、IL-18水平的影响
张蕊,张晓杰,李娜
2022, 18 (10): 104-108. [摘要] (49) PDF (2076KB)(134)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和依那西普联合用药治疗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IL-17、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银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依那西普治疗,观察组采用白芍总苷和依那西普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ASI评分、TNF-α、IL-17、IL-18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的PASI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在治疗8周、12周后观察组的PASI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血清TNF-α、IL-17、IL-18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观察组在治疗8周、12周后的TNF-α、IL-17、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重度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重度银屑病患者体内TNF-α、IL-17、IL-18水平,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金银花总有机酸有效部位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张蕊;王腾腾;苏培文;李孟孟;黄鹏;李海刚
2020, 16 (6): 76-80. [摘要] (281) PDF (1563KB)(595)
目的:建立金银花总有机酸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金银花总有机酸有效部位中的绿原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银花总有机酸有效部位中总有机酸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金银花总有机酸有效部位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及异绿原酸C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专属性强;HPLC法中,绿原酸在0.010 1~1.01m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3%(RSD=0.89%);异绿原酸A在0.01~1.0m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7%(RSD=1.03%),异绿原酸B在0.010 5~1.05m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7%(RSD=1.24%);异绿原酸C在0.010 1~1.01m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1%(RSD=1.01%)。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金银花中总有机酸有效部位的质量。
针洗联合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临床疗效观察
张蕊; 王琳; 王爽; 李红梅;
2018, 14 (9): 159-161. [摘要] (169) PDF (1586KB)(500)
目的:研究局部外阴针刺联合中药外洗剂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中药外洗组30例(简称外洗组),针刺联合外洗组30例(简称针洗联合组)。针刺组予以外阴局部微针针刺;外洗组予以自拟洗方熏洗坐浴;针洗联合组予以局部针刺和中药外洗。3组疗程均3个月,同时配合知柏地黄汤内服。观察各组病变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临床疗效。结果:3组中、西医疗效比较,针刺组与外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针洗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外洗组(P<0.01)。结论:局部针刺联合中药外洗剂治疗肝肾阴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疗效更为显著。
“针刺三联疗法”治疗痤疮36例
赵爱玲,徐亚莉,张蕊,
2012, 8 (2): 53-54. [摘要] (473) PDF (1467KB)(554)

目的:观察针刺三联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痤疮患者36例,采用针刺三联疗法治疗43天。结果:针刺三联疗法对痤疮患者皮损、油腻感、痒感等临床症状均有良好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7.22%。结论:针刺三联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