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参芪二皮冬茶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冉铮婷,陈诗韵,李希,冯建安,黄嫣,王玉,楼冠华,王佳佳
2024, 20 (2): 19-23. [摘要] (33) PDF (2223KB)(107)
目的:优化参芪二皮冬茶颗粒成型工艺。方法:以药辅比、润湿剂浓度及用量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参芪二皮冬茶颗粒的成型工艺参数,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筛选最佳辅料配比,以确定参芪二皮冬茶颗粒的最优成型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优化的成型工艺:干膏粉与混合辅料[糊精-甘露醇-乳糖(0.667∶0.167∶0.167)]比例1∶0.6,润湿剂(90%乙醇)用量30%,所制得的颗粒成型率、溶化率、堆密度、休止角、吸湿率分别为92.44%、90.89%、0.46 g/mL、20.17°、7.31%,颗粒临界相对湿度为76%。结论:该工艺方法科学合理,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为参芪二皮冬茶颗粒的大生产提供参考。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参芪二皮冬茶提取工艺
冉铮婷,李希,冯建安,王玉,黄嫣,楼冠华,陈诗韵,王佳佳
2023, 19 (12): 79-84. [摘要] (17) PDF (2162KB)(123)
目的:优化参芪二皮冬茶提取工艺。方法:结合处方中各药的质量标志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含量,以HPLC法建立参芪二皮冬茶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的归属,选取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迷迭香酸、总多糖含量以及干膏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计算权重系数;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实验对提取时间、加水倍数进行考察,通过综合评分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次数,优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优化结果为12倍水量煎煮2次,每次95 min。结论:该方法因其具备良好的可行性、稳定性,可为参芪二皮冬茶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引入GRADE体系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思考与实践探析
刘为民, 刘保延, 何丽云, 文天才, 罗文舒, 黄宝斌, 毛文超, 张艳宏, 王天芳, 王佳佳, 孙, 涛, 姚乃礼, 李丽慧, 宋丽娟, 李幼平, 吴泰相
2011, 7 (1): 1-5. [摘要] (1180) PDF (883KB)(1322)

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是国际统一的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它综合
考虑研究设计、研究质量、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和证据的直接性、利弊平衡、资源配置、结局指标的重要
性,并认为观察性研究也是重要的证据来源,它是循证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介绍了GRADE的来源及
其理论框架,阐明了建立亚健康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步骤、方法,提倡采用GRADE制定亚健康的国际
标准。同时,主张将GRADE引入中医药临床评价,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推动中医药的现
代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