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五味消毒饮制备工艺及特征图谱研究
孙志强,刘晓美,代龙,曹勇,王翔,王权,牛保力,李翔宇
2024, 20 (1): 30-38. [摘要] (17) PDF (2158KB)(250)
目的:该实验通过五味消毒饮水煎液的特征图谱结合其有效成分秦皮乙素、绿原酸的含量及出膏率考察其制备工艺。方法:遵循传统煎煮方法结合现代分析方法,以五味消毒饮水煎液的特征图谱、有效成分绿原酸、秦皮乙素含量及出膏率为指标对煎煮过程中参数进行考察,包括粉碎粒度、煎器、加热方式、滤材、不同浓缩温度、不同浓缩密度、干燥方式等,并确定最佳工艺。制备15批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建立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的特征图谱,进行共有峰的归属、指认及相似度评价。结果:确定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的制备工艺:取处方量药材饮片,置1.8 L砂锅中,加水400 mL,用电陶炉作为热源,先武火加热至沸,后文火煎至160 mL,加入黄酒100 mL,再滚二三沸时(沸腾后离火,不沸后再加热,重复3次),以200目滤布滤过;药渣同法再煎煮1次。合并2次煎液,60~65℃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放冷,预冻至结冰,冷冻干燥,研细,混匀,即得。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供试品特征图谱中应有8个特征峰,并指认了其中7个峰。8个峰涵盖了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中的所有药味,较好表明了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的质量特性。结论: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为五味消毒饮及其相关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
刘晓美,孙志强,王翔,王权,左成彬,牛保力,李翔宇
2022, 18 (4): 43-49. [摘要] (157) PDF (2043KB)(384)
摘要:目的: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芍药甘草汤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遵循传统煎煮方法,以芍药甘草汤的有效成分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对煎煮过程中的参数进行 考察,包括粉碎粒度、煎器、加热方式、浸泡时间、是否加盖等。考察不同浓缩温度、干燥方式对有效成 分的保留率并确定最佳工艺。结果:确定芍药甘草汤物质基准的制备工艺,芍药、炒甘草粉碎过4目筛,按比例称取置于2L砂锅中,加水600mL,盖盖、浸泡30min,于电陶炉上加热,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煎至300mL,趁热滤过(过150目筛),滤液减压浓缩(50℃,-0.1MPa)至50mL,预冻至结冰,冷冻干燥,研细,装袋,即得。通过质量标准研究确定各指标成分的含量限度:芍药苷含量限度为28.4~52.6mg/g,甘草苷含量限度为7.7~14.1mg/g,甘草酸含量限度为20.6~38.2mg/g; 建立了15批芍药甘草汤冻干粉的特征图谱并确定了9个共有峰,其中3、5、9号峰为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结论:芍药甘草汤物质基准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为芍药甘草汤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贵州黔东南道地黄精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龙杰凤,周邦华,韦国兰,王翔
2020, 16 (8): 11-14. [摘要] (257) PDF (1487KB)(504)
目的:研究贵州省黔东南地区道地黄精种质资源现状,为道地黄精的综合评价及野生驯化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黎平县、镇远县、丹寨县、台江县、雷公山保护区、云台山自然保护区6个县区不少于24个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对不同产地的黄精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分析道地黄精种质资源的分布、植物学性状及生长习性。结果:黔东南境内野生黄精分布广泛,尤其是滇黄精、多花黄精、小玉竹、卷叶黄精、鸡头黄精、湖北黄精有一定的蕴藏量,且品质优良,未发现黄精病虫害的发生;黄精适宜生长环境为海拔700~2 000m、坡度30%以上、郁闭度0.4以上。结论:对黔东南道地野生黄精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可为黔东南道地黄精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因地制宜道地驯化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丹寨县野生见血青资源调查研究
龙杰凤;韦国兰;谭荣;周邦华;王翔
2020, 16 (6): 164-167. [摘要] (151) PDF (1497KB)(415)
目的:研究丹寨县野生见血青种质资源现状,为野生见血青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及品种驯化育种栽培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丹寨县龙泉镇、兴仁镇、排调镇、扬武镇、南皋乡、雅灰乡6个乡镇24个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对不同产地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分析野生见血青种质资源的分布、植物学性状及药用现状。结果:野生见血清在丹寨县境内均有分布,主要生长于有坡度的杉木林和混交林下,且品质优良,未发现见血青病虫害现象。结论:对丹寨县野生见血青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丹寨县野生见血青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林下种植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参考。
动物药豪猪刺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周邦华,唐佳萍,李小让,王小羽,谭荣,李本鹏,王翔
2020, 16 (5): 177-180. [摘要] (235) PDF (1862KB)(964)
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综述了豪猪刺的资源现状、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食等应用价值。发现豪猪刺资源丰富,共3属11种,中国仅2属2种,即帚尾豪猪属帚尾豪猪和豪猪属豪猪,其中豪猪中国亚种、海南亚种,马来豪猪云南亚种可作药用;藏、苗等15个少数民族药用记载,棘刺、皮、胃的药用价值较高,同时在食用、观赏和工艺价值的开发前景广阔。
药用植物园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谭勇,朱芸,王翔飞等
2013, 9 (10): 205-206. [摘要] (52) PDF (1429KB)(467)

目的:药用植物园作为药用植物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纽带,为学生观察与识别药用植物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对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分类鉴定和掌握中医药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药用植物园的功能,结合多年来我校药用植物园在中药学、药学专业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课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讨论如何充分发挥药用植物园在医药院校中的作用,为更好地进行药用植物学课堂及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被引次数: Baid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