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评价等效”视域下《灵枢》英译方法对比研究
赵丽萍
2024, 20 (2): 174-179. [摘要] (16) PDF (1965KB)(87)
通过对比分析《灵枢》英译本与源文中介入与级差资源的“评价等效”情况,考察李照国与吴氏父子译本的英译方法及其对源文评价意义的传译效果,进一步验证评价理论对于解读中医典籍英译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两译本均遵循了源文以内部声源为主的声源模式,且评价资源数量均多于源文本,但吴译本比李译本增加更多评价资源,主要体现在接纳资源和语力资源方面。增译、省译和转化等翻译方法是引起源文与两译文之间评价资源不对等的主要因素,其中以增译占比最大,且吴译本中出现更多评价资源的偏离现象。两译本不同之处在于吴译本偏意译,译文中多出现衍文;李译本偏音译加注与直译,译文更符合源文形质风貌。
藏药囊距翠雀及其易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定
汪圣,赵丽萍,杨冬璠,旦增顿珠,徐福春
2022, 18 (10): 4-8. [摘要] (87) PDF (3062KB)(117)
目的:对藏药囊距翠雀基原植物囊距翠雀花及其易混淆品进行生药学鉴定。方法:采用植物特征观察、显微鉴定和薄层鉴别等方法,对各类特征进行研究和筛选。结果:囊距翠雀花与其易混淆品在植物形态、显微和薄层色谱方面的特征均有所不同。结论:该研究为藏药囊距翠雀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为囊距翠雀花及其易混淆品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现代二十八脉临床治疗意义探析
韩暄,赵丽萍,党志博等
2013, 9 (11): 54-55. [摘要] (126) PDF (480KB)(471)

收集和分析十二五规划既定的中医类教材等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二十八种脉象所对应的临床症状.相兼脉象诊断以及病证转归判识的诊疗方法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中.现对二十八脉的脉象以及不同脉象代表的脉义进行简单阐述,对不同脉象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以及脉象诊断对现阶段中医临床治疗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