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针灸应用于持续性植物状态研究进展
金鑫,吴柯玫,吴金玲,尹丽丽
2023, 19 (5): 230-233. [摘要] (43) PDF (1953KB)(101)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其特点是醒时睁眼但无意识活动,有不规则的睡眠-觉醒周期,持续1个月以上。针灸可激活脑干网状觉醒系统功能,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促进脑外伤后PVS患者意识恢复,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对近几年针灸治疗PVS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久病多虚,在PVS治疗上应结合补益。另外,电刺激内关穴,可间接兴奋正中神经,进而促醒,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白草本草考证
赵培媛,唐泳楠,林上伟,王心睿,徐凡君,阮丽艳,尤金玲,蒙雄裕
2022, 18 (7): 175-183. [摘要] (49) PDF (2515KB)(138)
三白草是我国传统中药,在民间应用广泛,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消积化痞、治疗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疮疡肿毒、湿疹等功效。作为民间用药,三白草在治疗筋骨损伤、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中疗效显著。近年来,关于三白草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对其基原、产地、入药部位、性味归经、功效尚未有详细的研究报道。通过梳理古代本草典籍、现代中医药专著等文献资料,发现三白草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的干燥地上部分,以二、八月采收为佳;多为野生,自河北到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喜生长于温暖低湿之地;入药部位因时代认知范围不同存在差异;除传统水煎、外敷等服药方式外,民间多辅以猪肉、米汤等食材以中和三白草寒性,温助阳气。通过三白草本草考证,旨在正本清源,为三白草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安肠汤治疗IBS-D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
李莹莹,黄适,徐程,黄婉娜,吕哲,俞金玲,陈小霞
2022, 18 (10): 165-173. [摘要] (44) PDF (3525KB)(13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安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安肠汤的活性成分,应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平台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应用Drugbank、GeneCards、OMIM、TDD等疾病数据库检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将安肠汤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获取安肠汤治疗IBS-D的关键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安肠汤有效成分45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45个、GO生物过程715个、KEGG通路51条,并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安肠汤主要成分和关键靶点的对接情况,分子对接验证中所有结果均<-5.0kJ/mol。结论:安肠汤治疗IBS-D的有效成分为木樨草素、山柰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关键靶点为TNF、AKT1、SRC、EGFR、ESR1,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压力反应的调节、对含氧化合物的反应、活性氧代谢等方面。
甘草干姜汤及其类方临床运用浅析
黄金玲,黄古叶,韦翠婷,詹理辉,李媛
2021, 17 (9): 208-211. [摘要] (301) PDF (1012KB)(407)
甘草干姜汤及其类方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具有温中功效的一类方剂,包括甘草干姜汤、理中丸、四逆汤、半夏泻心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小青龙汤、甘姜苓术汤。此类方剂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等各类疾病效果良好,所治之病证以寒性居多,以痰涕、涎唾、呕吐物、二便、带下等分泌物清稀量多为主要方证特点。总结分析近年来干姜甘草汤及其类方的临床运用情况,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初步探求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使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傣百解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体外抗肺癌活性对比研究
李晓花,赵彩云,段志航,金玲钰,曾绮雯,张丽霞
2021, 17 (4): 17-20. [摘要] (192) PDF (1883KB)(739)
目的:研究傣百解药用部位根和非药用部位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物体外抗肺癌细胞的活性,筛选出傣百解的抗肿瘤活性部位,分析地上部位作为替代药材的可行性。方法:将傣百解地上部位和根干燥粉碎,用95%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得到醇提取物;以水分散后,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A1和B1)、正丁醇部位(A2和B2)和水部位(A3和B3)。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部位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H1299增殖的影响。结果:傣百解地上部位和根对两种肺癌细胞株均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地上部位的抗肿瘤活性优于根,两个部位中A1和B1萃取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最强,对A549肿瘤细胞的IC50分别为51.28μg/mL和117.18μg/mL,对H1299肿瘤细胞的IC50分别为63.12μg/mL和95.11μg/mL。结论:傣百解地上部位的抗肿瘤活性优于根,具有替代可行性。
龙路病壮药传统应用与现代药理研究
冯旭,何泽源,李金玲,张妍妍,林楠,朱雪妍
2021, 17 (1): 13-16. [摘要] (454) PDF (1820KB)(1007)
壮医萌芽于先秦时期,经历朝历代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三道两路"理论是壮医生理病理观,对临床辨病和制方用药影响深远。"龙路"为"两路"之一,意为运行血液的通路。能够通畅"龙路",保持人体气血运行平衡的药物,称为龙路药。通过论述龙路药的传统功效和促凝血、降血糖、降血压、抗心衰、抗血栓等现代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为壮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正本清茶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和栀子苷的含量
金玲; 杜鸿灵; 张旭;
2018, 14 (1): 27-31. [摘要] (207) PDF (1123KB)(443)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正本清茶中没食子酸、绿原酸、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波长切换(0~20min,280nm,检测没食子酸;20~28min,324nm,检测绿原酸;28~33min,238nm,检测栀子苷)。结果:没食子酸、绿原酸、栀子苷线含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0 0~0.960 0μg、0.203 6~3.257 6μg、0.285 2~4.563 2μg;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2.06%、101.01%、101.03%,RSD分别为1.41%、2.48%、1.75%。含量测定结果(n=3)分别为0.627 5~0.703 0mg·g-1、4.408 3~4.615 9mg·g-1、1.850 1~2.500 8mg·g-1,RSD分别为1.62%~2.75%、2.08%~2.99%、0.22%~1.49%。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为正本清茶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基于黑果枸杞药材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娄涛涛; 金玲; 陀扬凌; 陈天强; 张旭
2017, 13 (7): 23-26. [摘要] (202) PDF (1341KB)(400)
目的:建立采用HPLC-ELSD法和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13批黑果枸杞药材中甜菜碱和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以Hypersil NH2(250mm×4.2mm,5μm)柱为色谱柱,乙腈-水(83∶17)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7mL·min-1,柱温为35℃,载气流速为2.0L·min-1,漂移管温度为80℃,增益值为1,对甜菜碱进行定量分析。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苯酚-硫酸显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甜菜碱在0.010.1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1.2%。葡萄糖对照品在2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0%,RSD为2.61%。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对黒果枸杞药材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黑果枸杞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中显色条件优化研究
娄涛涛; 金玲; 陀扬凌; 陈天强; 张旭
2017, 13 (5): 16-20. [摘要] (251) PDF (1805KB)(474)
目的:以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多糖提取工艺,正交法优化显色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定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获得最佳工艺。选择对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的4个显色因素:5%苯酚用量、浓硫酸用量、反应温度、水浴显色时间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优工艺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90℃,液料比30∶1,在此优化条件下,平均提取率为3.21%,得率为5.0%。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0.31%;最佳显色反应条件是质量分数为5%苯酚加入量为1.5mL,浓硫酸5mL,显色温度为90℃,水浴显色时间为30min。结论: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多糖提取工艺及正交法优化显色条件,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被引次数: Baidu(4)
生物反馈脑波治疗对冰毒成瘾者中医证素的影响
宫璞; 张金玲; 金李; 林华坚; 刘新爱; 安会如; 曾东萌; 郑学堂; 杨朝阳
2017, 13 (14): 103-104. [摘要] (188) PDF (917KB)(449)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脑波治疗对冰毒成瘾者中医证素的影响。方法:运用生物反馈仪对129例冰毒成瘾者进行脑波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毒品成瘾者中医PRO量表对成瘾者中医证素进行提取,分析治疗前后中医证素变化情况。结果:(1)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病位证素均以肝为主,其次为肾、脾;实性证素以气滞为主,其次为湿;虚性证素以气虚为主,其次为血虚、阳虚、阴虚;(2)生物反馈治疗前后冰毒成瘾者病位证素心、心神及病性证素阴虚、热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对冰毒成瘾者的病位证素心、心神及病性证素阴虚、热有一定影响,其对冰毒成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被引次数: Baidu(1)
甘蔗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何耀涛; 邓家刚; 赵超超; 张金玲; 侯小涛
2016, 12 (8): 49-51. [摘要] (106) PDF (520KB)(358)
甘蔗叶是甘蔗产业链中常见的副产物,但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甘蔗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被引次数: Baidu(2)
黑果枸杞色素研究进展
金玲; 娄涛涛; 陈天强; 张旭
2016, 12 (5): 80-83. [摘要] (126) PDF (958KB)(458)

黑果枸杞是我国西北部地区特有的一种耐盐、抗旱性植物,也是目前为止发现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的植物,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色素成分。就其色素的含量测定、提取工艺、纯化工艺与生理活性进行综述,并提出黑果枸杞色素的开发利用途径,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黑果枸杞色素资源提供依据。

被引次数: Baidu(9)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水浴恒温浸提法提取黑果枸杞色素工艺研究
娄涛涛;金玲;陀扬凌;张旭;
2016, 12 (3): 31-36. [摘要] (106) PDF (2770KB)(474)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确定黑果枸杞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黑果枸杞药材为原料提取色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水浴恒温浸提法提取黑果枸杞色素的条件,研究4个自变量之间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黑果枸杞色素吸光度(A)对乙醇浓度(A_1)、浸提温度(B_1)、液料比(C_1)、浸提时间(D_1)的二次回归模型:A=0.72+9.083×10~3A_1-5.250×10~3B_1+6.667×10~3C_1+1.000×10~3D_1-7.000×10~3A_1B_1-0.020A_1C_1-4.000×10~3A_1D_1-9.250×10~3B_1C_1+6.000×10~3B_1D_1-0.015C_1D_1-0.014A_1~2-0.019B_1~2-0.010C_1~2-0.011D_1~2。结果:该模型拟合较好,其中乙醇浓度和液料比对黑果枸杞色素吸光度影响极显著(P<0.01),浸提温度影响显著(P<0.05)。乙醇浓度和液料比、液料比和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液料比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水浴浸提温度46℃,液料比40:1,浸提时间3.3h。在此条件下,黑果枸杞色素吸光度值的预测值为0.727,验证实验测得黑果枸杞色素的吸光度值为0.729,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为0.275%。结论:方程拟合良好,适于对黑果枸杞色素提取工艺进行回归分析和参数优化。

被引次数: Baid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