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1, Vol. 17 ›› Issue (10): 144-149.DOI: 10.11954/ytctyy.202110040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作用机制

  

  1.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21-10-05 发布日期:2021-10-22

  • Online:2021-10-05 Published:2021-10-22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及UniPor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黄芪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基因,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STC的靶点基因,并筛选黄芪有效活性成分与STC的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图,预测其关键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分析及KEGG分析。结果:共得到黄芪有效活性成分16个,作用靶点172个,获得STC靶点1 824个,黄芪与STC的共同靶点有113个。PPI分析得到Dgree值较大的17个靶点,说明可能是黄芪治疗STC的关键靶点。KEGG分析得到84条通路,包括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这说明黄芪中槲皮素等16个活性成分主要通过AKT1、TP53、IL6、VEGFA、CASP3、MAPK8等113个作用靶点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84条通路发挥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结论:黄芪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促进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减轻炎症反应等药理作用干预STC,为进一步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网络药理, 黄芪, 慢传输型便秘,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