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4, Vol. 20 ›› Issue (12): 59-65.DOI: 10.11954/ytctyy.202412012

• 传统药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瑶药红花夹竹桃生药学及药理毒理作用研究

谢阳姣,董志鹏,白燕远,李耀燕,闫国跃   

  1. 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瑶医药与医养结合人才小高地
  • 出版日期:2024-12-05 发布日期:2024-12-20
  • 基金资助:
    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开放课题青年基金项目(2019XK100);广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0BS022);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派杏林青年英才资助项目(2022C036);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二卷)》研究项目(MZY2017);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民族医药学重点学科〈瑶医学〉)(GZXK-Z-20-63)

  • Online:2024-12-05 Published:2024-12-20

摘要: 目的:对瑶药红花夹竹桃进行生药学及药理毒理作用研究。方法:采用基源鉴别、药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对红花夹竹桃特征进行鉴别研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中的方法对10批次样品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等项目进行检查。采用浓氨水喷雾引咳法,观察红花夹竹桃水提物的止咳效果。采用概率单位法(Bliss法)测定LD50,评价其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详细描述红花夹竹桃原植物形态,明确其根、茎、叶的组织结构特征及粉末鉴别特征,初步建立红花夹竹桃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建议该药材质量水分不超过13.0%,,总灰分不超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2.0%,浸出物不少于7.5%。药材水提物高剂量(0.6 g/kg)能明显减少浓氨水导致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Bliss法小鼠灌胃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13.311 g/kg,LD5095%的可信限=11.882-14.913 g/kg。结论:瑶药红花夹竹桃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分离效果好,重现性佳。该药材具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但毒性较大。研究结果将为瑶药材红花夹竹桃质量控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瑶药;红花夹竹桃;质量标准;药理;毒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