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1): 223-227.DOI: 10.11954/ytctyy.202501044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医药诊治室性早搏研究进展

黄一婷,曾建斌   

  1.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25-01-17 发布日期:2025-01-17
  • 基金资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yyzdxk-2023113);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2022B117)

  • Online:2025-01-17 Published:2025-01-17

摘要: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患者可有心悸、胸闷、乏力、心跳停搏感,甚至黑矇晕厥、诱发心绞痛,严重者发生心源性猝死。通过查阅、整理与分析中医药诊治室性早搏的文献,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惊悸”“怔忡”等范畴,室性早搏病位在心,与肾、肝、脾、肺关系密切,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痰饮瘀火扰心,心神不宁。室性早搏的分型虽尚未统一,但主要可分为气阴两虚证、肝郁气滞证、气阴两虚夹瘀证、气血两虚证等。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采用口服中药为主,针刺、揿针、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为辅,使其阴平阳秘,心神安宁。

关键词: 室性早搏;中医药;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