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式探究白头翁汤(PD)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潜在机制。方法:从数据库TCMSP中检索并收集方药的活性成分与靶点。从数据库TTD、DisGeNET、GenCards、OMIM获取IBS-D的关联靶点后,通过Venny 2.1站点获取PD与疾病的共有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及数据库STRING构建成分和预测靶点间蛋白互作网络(PPI)图,并提取核心靶点,在数据库Metascape中对核心靶点行GO、KEGG功能富集分析,然后构建“药材活性成分-核心靶点-作用通路”关联图,取部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组方含52种活性成分,作用靶点700个,疾病靶点1 938个,组方与疾病交集靶点248个,核心靶点40个;富集出GO生物过程1207条、分子功能73条、细胞组分72条以及165条KEGG通路;PD治疗IBS-D的核心活性成分槲皮素、苦楝酮、异鼠李素等与核心靶点中AKT1、TNF、EGFR等可自发结合,并具有较好结合能力。结论:PD可通过多样的成分、靶点及通路对IBS-D疾病达到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实验验证,并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