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3): 58-62.DOI: 10.11954/ytctyy.202503010

• 传统药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性状学-生物效应-超微量扫描-指纹图谱”的两面针及其五种混伪品的系统鉴别

张佳诺,陈月华,王文瑀,赵明月,张慧,康廷国,宋慧鹏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版日期:2025-03-05 发布日期:2025-03-18
  • 基金资助:
    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JYTQN2023455,JYTMS20231826);辽宁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类青年项目(2021LZY023);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专项U35拔尖青年项目(RC230846)

  • Online:2025-03-05 Published:2025-03-18

摘要: 目的:基于“性状学-生物效应-超微量扫描-指纹图谱”方法,对两面针及其五种混伪品单面针、竹叶椒、花椒、飞龙掌血、功劳根进行鉴别。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6种药材粉末,采用超微量紫外扫描获得其提取物的最大吸收波长,通过酶标仪检测药材对乙酰胆碱酯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获得6种药材的指纹图谱。结果:通过外表皮花纹及颜色鉴别出两面针与飞龙掌血、功劳根,木部粗糙或光滑区分出两面针与竹叶椒、花椒;通过是否有晶鞘纤维及中柱鞘纤维区分出功劳根;通过生物活性鉴定的IC50数量级区分出单面针;通过超微量紫外扫描获得的最大吸收波长及指纹图谱分开花椒、竹叶椒、飞龙掌血及功劳根。结论:该研究不仅全面综合地鉴别了6种药材、确保了两面针药材的质量,也为两面针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保障,对日后两面针的鉴别及质量评价、生物效应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面针;鉴定;生物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超微量紫外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