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3): 154-160.DOI: 10.11954/ytctyy.202503032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附子泻心汤“异病同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肾衰竭和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研究

黄梅,肖娟,徐智,张兴丽,李江,余晓玲,东方梓涵   

  1.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药学部,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25-03-05 发布日期:2025-03-18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360844);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2101AZ070001-173,202101AZ070001-126)

  • Online:2025-03-05 Published:2025-03-18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探讨附子泻心汤(FZXXD)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慢性肾衰竭(CRF)、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平台获取FZXXD的化学成分及靶点,检索GeneCards等数据库提取CAG、CRF和ROU的靶点,利用Venny软件得出成分和疾病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制作FZXXD治疗CAG、CRF和ROU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分布图,通过String平台构建FZXXD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于BioGPS数据平台和Cytoscape 3.7.2构建“FZXXD关键靶点-器官组织”网络分布图,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FZXXD治疗CAG、CRF和ROU的交集靶点69个。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Akt1、TNF等可能是FZXXD治疗CAG、CRF和ROU的关键靶点。GO功能共富集644个条目,主要涉及基因表达正调控、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因素。KEGG共富集144条通路,包括TNF、IL-17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芦荟大黄素、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与TP53、TNF等核心靶点对接结果良好。结论:FZXXD主要通过槲皮素、β-谷甾醇等核心成分作用于AKT、TNF等核心靶点,通过调控TNF和IL-17等信号通路,体现“异病同治”的作用,为附子泻心汤“异病同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肾衰竭;复发性口腔溃疡;附子泻心汤;异病同治;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