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6): 239-247.DOI: 10.11954/ytctyy.202506047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岩黄连化学成分及其对肝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温钊迪,黄丽容,李翠,雷明,张占江   

  1.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广西药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资源智慧创制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西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25-06-05 发布日期:2025-06-30
  • 基金资助: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2302609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GXNSFAA026509,2020GXNS FAA159151);广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GZSY22-02);广西药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项目(KL2022ZZ04,KL2023ZZ09);广西药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2023KF01,KL2023KF04)

  • Online:2025-06-05 Published:2025-06-30

摘要: 岩黄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药材,具有清热止痛、祛毒消炎、健胃止血等功效。岩黄连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甾体类、黄酮类、三萜类和烷烃类等,其中生物碱类是岩黄连中的主要药效成分。岩黄连防治肝脏疾病的作用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如下:岩黄连通过抗乙肝病毒调节肝炎动物中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细胞变性;岩黄连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生长;岩黄连通过调节抗氧化应激、抗炎、诱导细胞凋亡、改善氨基酸代谢和调节脂质代谢等抑制肝脏细胞纤维化;岩黄连通过增加肝细胞抗氧化、改善肝细胞膜通透性、调节脂质代谢等保护肝组织病变,减轻肝细胞损伤;岩黄连通过激活AMPK、PI3K和Akt等信号缓解肝细胞炎症、减少肝脏脂质积累,保护肝脏功能。对岩黄连化学成分及其防治肝病的作用机制进行全面综述,为岩黄连的临床应用和未来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岩黄连;民族药;生物碱;肝脏疾病;药理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