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鞘样气管患者中医证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96例慢阻肺患者,按照是否合并有鞘样气管分为鞘样气管组(观察组,91例)与非鞘样气管组(对照组,10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比较观察组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气管指数、WBC、NE绝对值、CRP、PCT、6min步行试验(6MWT)、FEV1/FVC%、FEV1%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最近一次住院天数上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证型均以痰热壅肺证、外寒内饮证、痰湿阻肺证、肺肾两虚证、阳虚水泛证为主;观察组中痰热壅肺证及外寒内饮证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证型之间在白细胞、NE绝对值、CRP、PCT、FEV1/FVC%上无显著性差异;痰热壅肺证、外寒内饮证、痰湿阻肺证的气管指数均低于肺肾两虚证与阳虚水泛证(P<0.05);痰热壅肺证、肺肾两虚证的FEV1%均低于阳虚水泛证(P<0.05);痰热壅肺证平均6MWT距离171 m为最低(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鞘样气管患者住院天数更长,患者中医证型多表现为痰热壅肺证及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外寒内饮证、痰湿阻肺证气管指数均更低,更易导致鞘样气管形成;痰热壅肺证、肺肾两虚证的肺功能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