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7): 145-151.DOI: 10.11954/ytctyy.202507024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证-穴-药”的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临床应用规律分析

冯开新,邹德辉,刘苗,隋亮,井夫杰   

  1.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 出版日期:2025-07-05 发布日期:2025-07-25
  • 基金资助: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1MH299);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鲁卫函[2021]45号,鲁卫函[2022]93号);华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R2022154)

  • Online:2025-07-05 Published:2025-07-25

摘要: 目的:基于“证-穴-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治疗小儿泄泻提供新思路、新方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的临床文献,利用Excel统计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辨证取穴用药、剂型、赋形剂及贴敷时间等相关信息,并应用SPSS Modeler和Gephi软件可视化分析辨证选穴用药的应用规律。结果:纳入文献275篇,提取穴位与中药处方各315首,“证-穴-药”处方114首,涉及6种证型。贴敷选穴以神阙、中脘、天枢、足三里为主,用药以吴茱萸、丁香、肉桂、苍术、白术为主。赋形剂以醋类最为常用(30.79%),剂型以糊剂为主(61.27%),每次贴敷时间为2~6h(36.36%),贴敷频次每日1次(73.82%),贴敷疗程为1~4d(32.3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7%。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取穴以腹部穴位为主,选药以归脾、胃经,辛温类药物为共性,吴茱萸、丁香、肉桂、苍术为常用中药,其临床疗效与辨证选穴用药、剂型、赋形剂及贴敷时间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小儿泄泻;穴位贴敷;Gephi软件;临床应用规律;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