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精-三七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等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等数据库获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相关靶点并构建Venny图;通过STRING等数据库构建药物与CHD靶点相互作用网络;通过基因信号通路筛选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评价关键成分与疾病靶点的对接效果。结果:涉及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MAPK、AGR-RAGE等信号通路的活性成分有14个,交集靶点160个。槲皮素、β-谷甾醇、黄芩素、豆甾醇、3′-甲氧基大豆苷与核心靶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作用。结论:槲皮素、黄芩素、豆甾醇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AKT1、TP53、TNF等靶点干预PI3K-AKT、MAPK、AGR-RAGE等信号通路,影响下游ASP、ARG、LYS等蛋白的表达,改善心肌耗氧供养失衡并抑制脂质积累,调节冠脉血流,从而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