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探讨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维普数据(VIP)、PubMed、Web of Science自2000年1月—2023年12月与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文献共计2 977篇,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类与频次分析,使用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SPSS Statistics 25.0对主穴高频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9篇,获得主穴处方379条,涉及主穴99个。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依次为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中脘、关元,以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胸、腹、胁部腧穴频次居多,在特定穴中则以募穴使用频次最高。检索文献中还有38篇涉及辨证配穴,主要为脾虚证、湿热证和气滞血瘀证的分型论治。在腧穴配伍方面,关联规则支持度较高为天枢-关元、天枢-中脘-足三里、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天枢-关元、天枢-气海-足三里。高频腧穴聚类分析为5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以远近配穴和合募配穴为主,健脾理气的同时注重培补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