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9): 58-64.DOI: 10.11954/ytctyy.202509010

• 传统药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野生与栽培余甘子果实多酚类成分差异研究

王双宜,李永宁,赵琦,姚霞,李锐,侯飞侠   

  1.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成都大学川藏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25-09-05 发布日期:2025-10-17
  • 基金资助: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22NSFSC0585);成都大学川藏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研究课题(2022CZ001)

  • Online:2025-09-05 Published:2025-10-17

摘要: 目的: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质谱成像技术,分析野生余甘子与栽培余甘子的酚类成分分布及代谢差异,探究其成分差异与生境的联系。方法:选取野生余甘子与栽培余甘子作为实验材料,对其果实横切片进行MALDI检测,通过SCiLS Lab软件得到两种余甘子的平均质谱图后,采集二级图谱以及各化合物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在两种余甘子中鉴定出43个黄酮类化合物、23个鞣质类化合物以及38个酚酸类化合物,并对其分布进行了成像分析,把两种余甘子的外果皮作为感兴趣区域,划分后共筛选出15个黄酮类、11个鞣质类及16个酚酸类差异成分。结论:采用MALDI技术分析两种余甘子切片,发现两种余甘子中多酚类成分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并提供了两种余甘子的差异代谢通路信息,为后续余甘子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余甘子;野生与栽培;质谱成像;多酚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