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神经源性膀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脊髓损伤后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神经源性膀胱发病机制涉及范围较广,与脊髓神经元凋亡、膀胱传入神经活动紊乱、膀胱组织细胞结构损伤等有关,针刺治疗该病主要通过介导细胞凋亡途径、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cAMP/PKA)、瞬态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TRPV1)、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HCN)阳离子通道等信号通路实现。总结国内外针刺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明确治疗机制,以期为研究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应机制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