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4): 167-170.DOI: 10.11954/ytctyy.202504036
• 思路与方法 • 上一篇 下一篇
周媛媛,潘奕卉,孔德昭
出版日期:
发布日期:
基金资助:
文章分享
Online:
Published:
摘要: “胸痹”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详见于《金匮要略》,后世医家对其进行不断补充。该病的发病机制以“阳微阴弦”为主导,属“本虚标实”之证。根据该病的发病症状及表现,将其对应为冠心病。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全球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认为胸痹的基本病机为脏腑虚弱,痰浊血瘀为其病理产物,故治疗上应泻实补虚、标本兼治。从心脾肾角度对胸痹进行详细探讨,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关键词: 胸痹;心脾肾同治;本虚标实;阳微阴弦;中医理论
周媛媛,潘奕卉,孔德昭. 从心脾肾论治胸痹理论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25, 21(4): 167-170.
0 / / 推荐
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Ris|BibTeX
链接本文: https://www.aptm.com.cn/CN/10.11954/ytctyy.202504036
https://www.aptm.com.cn/CN/Y2025/V21/I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