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4): 17-22.DOI: 10.11954/ytctyy.202504004

• 基础与实验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冬虫夏草菌定殖对小金蝠蛾幼虫体内能量物质跨膜转运效率的影响研究

卫秋阳,岳勇,贺元川,陈仕江   

  1.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25-04-08 发布日期:2025-04-24
  • 基金资助:
    重庆市科技局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专项(cstc2021jcyj-msxmX0762);重庆市科技局科研院所绩效激励引导专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stc2023jxjl-jbkyX0002);重庆市科技局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cstb2022titad-pgx0067);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2022);重庆市博士后研究项目(2021XM3003);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基本科研项目(jbky20210024);

  • Online:2025-04-08 Published:2025-04-24

摘要: 目的:揭示冬虫夏草菌在小金蝠蛾幼虫体内共存的维持机制,以对提升繁育效率、促进资源持续更新提供参考。方法:从寄主昆虫是虫草菌唯一养分来源这一角度出发,利用质谱技术挖掘幼虫在遭受冬虫夏草菌侵染后形成虫菌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种类,评价宿主对主要标志性营养底物的分布与调运效率,进而揭示宿主营养资源共享背景下虫菌共存现象的维持机制。结果:在遭受冬虫夏草菌侵染后,宿主ABC转运通路注释次数显著增多,转运营养底物的种类与含量均显著增多,其中阿拉伯糖、L-精氨酸等含量均上调2倍以上(P<0.05),D-半乳糖呋喃糖、羟脯氨酸的上调倍数也可至1.5倍以上。随后,对上述转运底物在感菌虫血淋巴与脂肪体中的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发现其含量在虫菌体定殖的血淋巴中显著增多(P<0.05)。此外,使用L-精氨酸对脂肪体离体培养后,感菌虫培养基中L-精氨酸浓度相比于非感菌虫降低了(0.06±0.04)mg/mL,而使用PBS培养脂肪体后,缓冲液中的L-精氨酸浓度显著上升至(0.11±0.014)mg/mL,表明感菌虫脂肪体的双向跨膜转运效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ABC跨膜转运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将宿主体内储存的能量物质从脂肪体经由跨膜转运至血淋巴以维持冬虫夏草菌对能量的需求,更是造就虫菌漫长共存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冬虫夏草;小金蝠蛾幼虫;虫菌共存;跨膜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