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6): 227-233.DOI: 10.11954/ytctyy.202506045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五苓散临床应用及现代机理研究进展

阙嘉露,庞彩霞,李方园,谭淑慧,李宜桓,柳璇,梁奇,刘翠玲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 出版日期:2025-06-05 发布日期:2025-06-30
  • 基金资助:
    深圳市卫生三名工程“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开发及转化药学研究团队”项目(SZZYSM202206005)

  • Online:2025-06-05 Published:2025-06-30

摘要: 五苓散在《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记载,常用于治疗蓄水证、水逆证等,方中茯苓、猪苓、泽泻从不同方面行利湿之功,佐以白术健脾运湿,桂枝助阳化气,各药相辅相成共奏利水渗湿之功。实验研究表明,五苓散能够通过调控水通道蛋白AQP1-5来调控水液代谢,通过调节RAAS系统、AMPK、Gas6/Axl、IκB/NF-κB、Keap1/Nrf2、TGF-β/Smad、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调节mURAT1和mGLUT9、mOAT1的表达调控糖脂代谢,通过调控RAAS系统、调节ANP分泌发挥降低高血压的作用。临床应用表明,五苓散广泛用于治疗肝肾疾病、心力衰竭、各种水肿、糖脂代谢紊乱等疾病。文献研究表明,五苓散临床应用类文献在相关文献报道中占比较大,但是目前对五苓散的现代机理研究较少,因此对五苓散的临床应用及现代机理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可为加强五苓散机制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 五苓散;临床应用;现代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