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石坂宗哲是日本江户后期主张“汉兰折衷”的针灸名家,提倡吸收荷兰传入的西医学知识以解释传统中医学理论。其“汉兰折衷”的学术思想有逐渐演变的过程:早期尝试“汉兰折衷”时仍以传统中医理论为主、西医学知识为辅;到后来开始否定经络体系;最终发展为否定阴阳五行的认识方法,用西医学知识重新建构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将中医藏象、经络体系解释为西医解剖学的器官和脉管。石坂宗哲虽高举尊崇经典的旗号,但其“汉兰折衷”的实质是“以兰代汉”。在此认识下,石坂宗哲认为针刺的治疗效应是神经的反应,针刺治疗的对象是脉管,补法时使用微针,泻法时使用锋针、铍针和三棱针,虚甚而脉陷之人用灸法,并且不主张临床上使用各种复杂的针刺手法。文章可为研究日本医学发展史和古代针灸流派提供参考,并引发传统医学如何在当代更好传承和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