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8): 231-239.DOI: 10.11954/ytctyy.202508044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熊竞争,张天武,陈蓉,鲁双喜,李莎莎,代龙金,张继,罗明瑞
出版日期:
发布日期:
基金资助:
文章分享
Online:
Published:
摘要: 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嘌呤代谢紊乱为病理基础的一种代谢性风湿病,发病机制复杂,与免疫炎症、尿酸代谢、肠道菌群紊乱、骨代谢异常及氧化应激等密切相关。目前现代药物治疗此病副作用较多,复发率高。中医灸法干预痛风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临床疗效肯定。研究表明,中医灸法防治痛风的潜在机制包括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尿酸代谢及肠道菌群、调节骨代谢、保护肾脏、降脂等。通过对近年来中医灸法(麦粒灸、温针灸、壮医药线点灸等)治疗痛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科研提供借鉴及启示。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麦粒灸;壮医药线点灸;炎症反应;尿酸代谢;骨代谢
熊竞争,张天武,陈蓉,鲁双喜,李莎莎,代龙金,张继,罗明瑞. 灸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25, 21(8): 231-239.
0 / / 推荐
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Ris|BibTeX
链接本文: https://www.aptm.com.cn/CN/10.11954/ytctyy.202508044
https://www.aptm.com.cn/CN/Y2025/V21/I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