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8): 214-218.DOI: 10.11954/ytctyy.202508040
• 思路与方法 • 上一篇 下一篇
杨家翔,汪紫琪,谭愉琴,陈思勤,曾普华,蒋益兰,徐敬雅,简小兰
出版日期:
发布日期:
基金资助:
文章分享
Online:
Published:
摘要: “伏邪”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指伏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之邪气。伏邪致病,蓄势后发,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伏邪不仅是肿瘤病因,也贯穿于肿瘤全程治疗中,并对肿瘤的预后也有着影响。基于“伏邪”理论试析肿瘤起病、治疗及预后全过程中伏邪的体现及影响。“扶正祛邪”为肿瘤的主要治疗法则,扶正当补脾益肾、调补阴阳,祛邪当以除毒为要。针对伏邪的中医药干预,将有利于防治肿瘤、减少西医治疗副反应、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率,为临床用药拓展新的思路。
关键词: 肿瘤;“伏邪”理论;病因病机;治疗;预后
杨家翔,汪紫琪,谭愉琴,陈思勤,曾普华,蒋益兰,徐敬雅,简小兰. 基于“伏邪”理论的肿瘤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25, 21(8): 214-218.
0 / / 推荐
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Ris|BibTeX
链接本文: https://www.aptm.com.cn/CN/10.11954/ytctyy.202508040
https://www.aptm.com.cn/CN/Y2025/V21/I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