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2): 124-131.DOI: 10.11954/ytctyy.202502026

• 传统医药信息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小柴胡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作用机制

冯湘仪,曲妮妮   

  1. 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25-02-05 发布日期:2025-02-18
  • 基金资助: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辽教办[2021]454号);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项目(2022-BS-203)

  • Online:2025-02-05 Published:2025-02-18

摘要: 目的:探究小柴胡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中医理论与药理作用,为临床治疗感染后咳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筛选小柴胡汤中的中药活性成分的相关靶点,接着在疾病数据库中收集感染后咳嗽(PIC)的靶点基因,经拓扑分析,筛选小柴胡汤治疗PIC的关键成分,最后通过GO分析和KEGG分析明确小柴胡汤的治疗机制。结果:小柴胡汤与PIC存在200个相同靶点,经拓扑分析获得17个核心靶点,主要通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等通路治疗PIC,分子对接表明核心化合物与靶点具备良好的对接活性。结论:中医可从少阳论治感染后咳嗽,宜用小柴胡汤,其方中用药配伍既有升发疏散、祛邪之效,又有降气止咳化痰之能。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小柴胡汤能够通过TP53、RelA、Stat3、AKT1、IL-6、MYC等靶点,调节感染后咳嗽疾病相关的蛋白酶活性、细胞衰老过程以及氧化应激等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止咳、抗病毒等药效作用。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小柴胡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炎症反应;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