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Vol. 21 ›› Issue (8): 37-43.DOI: 10.11954/ytctyy.202508007

• 传统药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甘草次酸修饰索拉非尼与葫芦素B共载胶束处方的优化筛选及理化性质表征研究

王莉艳,隋家欣,赵西宁,孙斌,孔亮,孙婉萍   

  1.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出版日期:2025-08-05 发布日期:2025-08-20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04629);辽宁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2310162044)

  • Online:2025-08-05 Published:2025-08-20

摘要: 目的:优化甘草次酸修饰索拉非尼与葫芦素B胶束(GA-SOR/CuB-micelles)的最佳处方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构建甘草次酸修饰索拉非尼/葫芦素B胶束,以索拉非尼/葫芦素B包封率为指标,以水化温度、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1000)质量比、Soluplus与索拉非尼(SOR)质量比为考察指标,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最佳,利用动态激光散射技术测定胶束粒径、粒度分布及Zeta电位,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Hepa1-6中对胶束的摄取情况,并考察其储藏稳定性。结果:此研究确定最优处方为水化时间:10 min,Soluplus/TPGS:3.61∶1,Soluplus/SOR:49.01∶1,处方量5mL。胶束中索拉非尼的包封率为(90.92±1.05)%,葫芦素B的包封率为(90.50±3.34)%,胶束粒径在76nm左右,PDI值小,粒径适宜且粒度均匀,稳定性较好,对肝癌Hepa1-6细胞具有较强的靶向能力。结论:经此方法成功优化了甘草次酸修饰索拉非尼/葫芦素B胶束的最佳处方,所构建的胶束具有包封率高、粒度分布均匀、带弱负电性等特征,并具有良好的肝癌细胞靶向能力,进而提高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疗效,有望为肝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肝细胞癌;索拉非尼;甘草次酸;葫芦素B;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