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胡陵静自拟健脾抑瘤汤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临证经验
左畅,杨丽,郭婷婷,胡陵静
2024, 20 (9): 102-105. [摘要] (28) PDF (2129KB)(58)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血液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其常用治疗方法。从病因病机、临证经验、验案举隅等方面,介绍重庆市名中医胡陵静教授以自拟健脾抑瘤汤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的临证经验。胡陵静教授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多以脏腑虚损、痰瘀互结为病因病机,化疗药物药性峻猛,易伤脾胃,致脾胃亏损,湿邪内生,因此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以脾虚湿滞为主要病机,以健脾祛湿为基本治法。胡陵静教授以自拟健脾抑瘤汤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益气健脾以扶正,祛湿抗癌以祛邪,标本兼治,临床疗效颇佳。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基于HPLC-ICP-MS的水蛭中总砷和无机砷含量及其转移率研究
杨丽,童培珍,吴妙梨,邓立萍,邱韵静,潘礼业,李国卫
2024, 20 (7): 57-61. [摘要] (39) PDF (1691KB)(75)
目的:建立水蛭中总砷及无机砷的分析方法,并研究水蛭煎煮后总砷及无机砷的转移率。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水蛭药材、饮片和标准汤剂总砷量,同时采用人工胃液处理样品,以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测定无机砷含量,分析其转移率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水蛭中的砷主要为无机砷,且三价砷含量高于五价砷,所有批次的水蛭饮片煎煮后总砷及无机砷的转移率均大于60%,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水蛭中的砷所致安全性风险较低。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好,揭示水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砷及无机砷的转移规律,可为保障水蛭药材的质量和用药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基于升阳补土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思路探讨
王礼蓉,杨丽,李忠卓
2024, 20 (10): 90-93. [摘要] (23) PDF (2103KB)(71)
溃疡性结肠炎(UC)为一种难治且易复发疾病。中医学可归属于“泻”“痢”的范畴,脾土虚弱为根,病位在大肠。腹部为三阴交会之地,肝、脾、肾三脏相互关联,一脏不调可发下利,如只调一脏则邪气易流连,病难治愈。以升法为主的思路,探讨升阳补土辨治肝郁脾肾虚“泻”“痢”,治疗主要分为三点,分别是升发脾阳,恢复脾气之升清;升发肝木,益气升提;温升肾阳,恢复肾阳之蒸腾作用,使脾土健运、中州复常而疾病自去。相较现代医学常规药物对症治疗,中医重视肝、脾、肾三脏功能的恢复。具有标本兼顾且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前景广阔,故探讨其辨治思路及临床用药治疗。
新鲜和干燥川佛手果和叶挥发油GC-MS分析
林海霞,罗华玲,朱敏凤,景赞,杨丽娟,任华忠,袁茂华
2023, 19 (8): 53-56. [摘要] (10) PDF (744KB)(43)
目的:对比分析川佛手果和叶中挥发油的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佛手果和叶的挥发油,并用气质联用方法(GC-MS)检测挥发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川佛手果的挥发油鉴定出28种成分,以单萜烯类为主;叶的挥发油鉴定出32种成分,以单萜烯类和醛类为主。以鲜品为例,有22种共有成分,分别占果和叶挥发油总量的95.00%和97.84%;干燥后果、叶挥发油成分的总量及种类均有所下降。结论:川佛手果和叶挥发油种类极相似,但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研究进展
赵晓娟,杨丽霞,甘德成,朱向东,梁永林
2023, 19 (7): 234-238. [摘要] (20) PDF (1076KB)(63)
糖尿病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症状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一般伴有糖脂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占该病患者的多数,对公共卫生造成很大危害。西医多以口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患者依从性较差,不良反应较多。通过查阅相关研究,发现中医药在调控糖脂代谢紊乱方面疗效突出、副作用少,但尚缺乏此方面的相关综述。因此,从糖脂代谢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由点及面,逐步探讨多味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从而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一定参考。现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藏药赞丹杰巴丸质量标准研究
赵雯玮,达娃卓玛,王珊珊,杨丽琼
2023, 19 (10): 38-43. [摘要] (19) PDF (2858KB)(267)
目的:建立和完善赞丹杰巴丸的质量标准体系。方法:对来源不同厂家的4批赞丹杰巴丸样品进行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薄层色谱(TLC)鉴别研究,并对4个不同厂家样品的水分和重量差异进行考察。结果:建立了以檀香纤维束、紫檀纤维束、石灰华碳酸钙方晶、红花分泌细胞、红花花粉粒及丁香花粉粒为鉴别特征的显微鉴定方法和以乙酸乙酯-甲醇(6∶1)、乙酸乙酯∶甲酸∶水(9∶2∶2)、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8∶2∶0.5)及三氯甲烷∶甲醇(9∶1)为展开剂,硅胶G薄层板为载体的薄层层析方法。测得赞丹杰巴丸的水分含量为6.75%~7.53%,平均水分含量为6.53%,重量差异为0.86%~3.91%,符合药典规定的要求。结论:该研究为赞丹杰巴丸的规范化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简便可依的质量控制依据。且所选用的试剂无毒/低毒,价格低廉,操作性强,结果直观,重现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藏药赞丹杰巴丸质量。
中医药理论跨文化传播话语思考: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脉络学说”诊治方案的英译为例
蔡梦圆,杨丽,高泓,谢春光,陈骥
2022, 18 (10): 186-191. [摘要] (53) PDF (1773KB)(144)
由于文化背景和医理来源的不同,中医和现代医学对重大疾病病理的认识和诊治思路存在较大差异,这是中医药理论跨文化传播的阻碍。在明辨中医和现代医学对疾病认识的基础上,找到二者诊疗过程中的思维关联和差异,才能将翻译工作做得准确而传神,形成规范化的传播文本。在当今中医药理论跨文化传播的视域下,指出中医视域和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疾病特点,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脉络学说”诊治方案中医理、治法、处方、中药的具体英译为切入点,探讨中医理论英译方案的规范化,为疾病的诊疗提供全面的翻译标准。并从科学研究层面、文本传播层面、社会活动层面、人才战略层面提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话语的建设方向,为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雷艳丽,黎伟华,鲁晓丽,金学琴,杨丽
2022, 18 (10): 78-81. [摘要] (46) PDF (1709KB)(145)
目的:对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ZDP)在不同有机溶剂与pH缓冲液的平衡溶解度(S)与不同pH缓冲液内的油水分配系数(lgP)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在不同有机溶剂、pH缓冲液的平衡溶解度,结合摇瓶法、正辛醇-水系统测定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极低,且随着pH的变化溶解度的影响变化不明显,在二氯甲烷中溶解度最大,为(1 502.26±130.73)μg·mL-1。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油水分配系数受pH的影响较小,在pH=2.0时,lgP最大,达到1.02。结论:HPLC法测定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操作简便、准确性良好。
LC-MS在中药代谢组学中的应用进展
刘荣华,俞洪华,殷茜茜,杨丽,邵峰,孟晓伟
2021, 17 (9): 183-191. [摘要] (103) PDF (1460KB)(341)
代谢组学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分析生物体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生物标记物和代谢途径,揭示病理机制和药物干预机制。代谢组学强调机体整体状态变化与中医药的整体观诊疗思维相匹配,两者有机结合在复杂的中医药理论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液质联用(LCMS)技术具有分离性能好、灵敏度高和专属性强等优势,是最适用于中药代谢组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通过总结LC-MS的常用类型和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以及近3年LC-MS在中药代谢组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中药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借鉴。
鸡娃草相关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探讨
莫婷,郑翔,徐静,何婷,杨丽娟,杨森,火明才,康菊英,卢海瑞,马力
2021, 17 (2): 170-173. [摘要] (242) PDF (1744KB)(797)
鸡娃草为宁夏地区民间草药。从鸡娃草的来源、形态、功效、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发现α-萘醌类成分白花丹素很有可能为鸡娃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且白花丹素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抗癌活性。在此基础上,对鸡娃草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标准、炮制减毒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鸡娃草抗炎、抗菌及抗癌制剂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青龙衣治疗白癜风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何婷,王亚楠,王银洁,谢宝琳,徐静,杨丽娟,莫婷,杨森,马力,高如宏
2021, 17 (12): 182-188. [摘要] (84) PDF (2775KB)(117)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筛选、验证青龙衣治疗白癜风的关键活性成分、关键作用靶点,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NKI、Pubmed数据库构建青龙衣化合物成分库,并采用Swiss数据库筛选其作用靶点。通过TTD、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白癜风对应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关键成分-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靶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活性成分-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得到21个关键活性成分及27个关键靶点。对与白癫风密切相关的6个关键活性成分及6个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和1,3-二羟基蒽醌可能作用于ESR1和Bcl2靶点;1-甲基-3,8-二羟基-6-甲氧基蒽醌可能作用于ESR1靶点;2,3-二甲基-5-羟基-1,4-萘醌可能作用于MAOA靶点;2,3-二氢-5-羟基-1,4-萘醌可能作用于PTPN22靶点;胡桃醌可能作用于MAOA和BCL2靶点。结论:初步阐明了青龙衣治疗白癜风的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为开发治疗白癜风的药物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回回药方》中芹菜的特色应用
何婷,金荣,杨丽娟,杨森,徐静,马力
2020, 16 (10): 52-54. [摘要] (99) PDF (1557KB)(329)
芹菜是一种外来蔬菜,在中医药领域使用频率不高,但却是回医药领域中的一味高频药物。总结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在《回回药方》中的一些特色用法,如多种药用部位、多与茴香等药材联用、作为药用辅料和服药溶媒使用,归纳芹菜在《回回药方》中的功效主治,介绍芹菜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情况。
肩痛宁搽剂联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杨丽;
2019, 15 (3): 160-161. [摘要] (133)
目的:探讨肩痛宁搽剂联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用肩痛宁搽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5天、7天、14天时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天、7天、14天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显效25例(75.76%)、有效6例(18.18%)、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显效18例(54.55%)、有效8例(24.24%)、总有效率为78.79%,观察组显效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临床应用肩痛宁擦剂联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更优,疼痛缓解效果更为明显,且治疗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吴节教授关于IVF-ET术前配合针灸人工周期疗法经验总结
黄德清; 杨丽洁; 兰颖; 吴节;
2018, 14 (10): 118-119. [摘要] (167) PDF (1499KB)(605)
吴节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擅长使用多种古典针灸法、熏疗、药熨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不孕症,尤其擅长针灸治疗不孕症。吴节教授基于月经周期理论,将针灸与周期疗法思想相结合,以促进卵泡发育及内膜增生为重点,将针灸人工周期疗法运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术前调理,旨在提高IVF-ET临床妊娠率。
实脾饮治疗脾阳虚衰型慢性肾炎临床研究
张晋锋; 贺晓晴; 蒋芳; 杨丽
2017, 13 (7): 119-120. [摘要] (206) PDF (438KB)(398)
目的:观察实脾饮治疗脾阳虚衰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脾阳虚衰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实脾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脾饮治疗脾阳虚衰型慢性肾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脾阳虚、肾阳虚之水液停留在体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5)
针灸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验案一则
梁路; 黄德清; 谭惠予; 王学乾; 杨林; 杨丽洁; 吴节
2017, 13 (12): 96-97. [摘要] (153) PDF (791KB)(541)
被引次数: Baidu(1)
中药姜黄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朱国庆;秦冬莉;刘景磊;杨丽娟;
2016, 12 (22): 10-11. [摘要] (79)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人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0、40、8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Bax和Bcl-2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ing法检测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活性(P<0.01)。经姜黄素处理后,A549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姜黄素诱导使A549细胞Bax/Bcl-2比值明显上升(P<0.01),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结论:姜黄素可抑制A549细胞的活性和增殖,促进A549细胞凋亡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激活A549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被引次数: Baidu(1)
中药姜黄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朱国庆;秦冬莉;刘景磊;杨丽娟;
2016, 12 (22): 10-11. [摘要] (90) PDF (595KB)(392)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人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0、40、8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Bax和Bcl-2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ing法检测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活性(P<0.01)。经姜黄素处理后,A549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姜黄素诱导使A549细胞Bax/Bcl-2比值明显上升(P<0.01),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结论:姜黄素可抑制A549细胞的活性和增殖,促进A549细胞凋亡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激活A549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被引次数: Baidu(1)
化痰降压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痰浊壅盛型)临床研究
宋顺平;杨丽华;
2016, 12 (2): 127-128. [摘要] (77) PDF (464KB)(443)

目的:观察化痰降压汤治疗痰浊壅盛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化痰降压汤联合个体化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治疗,均治疗28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6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化痰降压汤联合个体化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3)
刺络放血疗法机理探讨及研究进展
杨丽;袁秀丽;
2016, 12 (2): 67-69. [摘要] (150) PDF (523KB)(525)

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通过针具对人体浅表小静脉、特定腧穴、病灶处或病理反应点进行针刺,并放出适量血液,用以治疗疾病的中医传统方法。该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内经》中首先提出"宛陈则除之"作为刺络放血的治疗原则,在此理论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刺络放血疗法的治病机理和应用范围已大大丰富。现代医家更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对该疗法的现代医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疾病本质,合理运用该疗法。

被引次数: Baidu(17)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观察
杨丽
2016, 12 (12): 99-100. [摘要] (134) PDF (297KB)(340)
目的:对比中药保留灌肠和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120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给药4h内退热情况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给药2、3、4h内,研究组患儿体温分别为(38.3±0.5)℃、(37.8±0.4)℃、(37.7±0.4)℃,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见效快、疗效好,经肠黏膜直接吸收,不良反应少,体温下降后无回升,优于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被引次数: Baidu(3)
食品中亚硫酸盐研究进展
李雪莲;杨丽;陈鸿平;李旻;刘友平
2015, 11 (3): 34-37. [摘要] (72) PDF (776KB)(503)
被引次数: Baidu(15)
中医治疗反复发作性盆腔炎50例临床疗效分析
杨丽;
2014, 10 (7): 70-71. [摘要] (101) PDF (418KB)(456)
被引次数: Baidu(14)
中药材走油现象探析
赵梓辰;杨丽;李雪莲;陈鸿平;刘友平
2014, 10 (23): 32-34. [摘要] (87) PDF (579KB)(477)
被引次数: Baidu(9)
温阳活血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评价
杨丽萍
2014, 10 (22): 90-91. [摘要] (89) PDF (441KB)(462)
被引次数: Baidu(5)
川芎配方颗粒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王虎,胡昌江,冯健,杨丽,李倩,龙兰燕,吴文辉,杨涛,陈希,
2012, 8 (9): 21-24. [摘要] (331) PDF (856KB)(508)

目的:建立川芎配方颗粒特征指纹图谱,探索不同厂家生产配方颗粒的共性。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 柱温30℃; 进样量:10μL; 检测波长294nm; 流速1.0mL/min; 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结果:建立了川芎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对11批川芎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测定了其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并与对照品及川芎饮片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川芎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被引次数: Baidu(4)
活血祛瘀合剂制备工艺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
杨丽,
2012, 8 (7): 27-27. [摘要] (350) PDF (275KB)(497)

目的:通过对处方中三七的提取工艺研究,使活血祛瘀合剂符合药剂学剂型选择五方便的要求,确定制备工艺,并经临床观察,不影响其疗效。方法:采取渗漉法与水煎煮法结合,对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进行提取,其余诸药加水煎煮,煎液与提取液合并制成合剂。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与结论:活血祛瘀合剂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

被引次数: Baidu(1)
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原学检测
杨丽桦,
2012, 8 (4): 43-44. [摘要] (307) PDF (1496KB)(622)

目的:了解其次感染性腹泻病人的致病原因,预防此类感染性腹泻疫情的再次发生。方法:采集患者肛拭子7份、吃剩的菜2份、呕吐物1份、井水1份。依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8与《霍乱病防治手册》第五版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7份病人肛拭子中检出沙门氏菌5株、2份剩菜中检出沙门氏菌1株(鸭肉)、井水及呕吐物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该感染性腹泻疫情是由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红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周维,胡昌江,杨丽,戴德蓉,
2012, 8 (2): 38-39. [摘要] (585) PDF (1509KB)(569)

目的:建立红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红花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红花配方颗粒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在0.091~3.64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79%,n=6)。结论:本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被引次数: Baid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