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周乐年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被人们尊称“周三服”。临床上各科病人均疗效好,所以被病人称是一位全科专家。常受邀为高级首长诊病,或赴外地乃至国外出诊,治疗疑难、危重病患。介绍了周老师在慢性胃炎上几十年的临床研究总结出来的经验精华,用以方测证的思路弥补了辨证结论的欠细致深入之缺,对中医临床大夫在治疗胃炎上有很大的帮助。
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是国际统一的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它综合 考虑研究设计、研究质量、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和证据的直接性、利弊平衡、资源配置、结局指标的重要 性,并认为观察性研究也是重要的证据来源,它是循证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介绍了GRADE的来源及 其理论框架,阐明了建立亚健康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步骤、方法,提倡采用GRADE制定亚健康的国际 标准。同时,主张将GRADE引入中医药临床评价,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推动中医药的现 代化、国际化。
结合目前中西医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中西医的优势与缺点。由西医面临的局限与挑战,和中医在海外的崛起,得出中医有极大发展前景的结论。
目的:通过处方分析了解上呼吸道感染常用中药以及用量用法,为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寻找新的处方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09年12月—2010年1月医院中药房的中药处方734份,对处方中患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常用药物及其剂量等作分类列表比较分析。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用药以儿童和老人为主,男女用药份量要合适,一般单张处方使用药味数以12味为宜,剂量以3剂为宜,酌情加减。常用的药物以化痰药、清热药、解表药为主。中药处方运用主要剂型为汤剂。结论:中药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和剂型有待进一步研究。
检索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元胡止痛片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元胡止痛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目的:观察分析欧莱凝胶与大活络胶囊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5例,用欧莱凝胶涂抹于腰椎部后,并口服大活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同时以45例单纯使用大活络胶囊治疗为对照1组,以45例单纯使用欧莱凝胶治疗为对照2组。结果:治疗组55例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欧莱凝胶联合大活络胶囊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消除局部炎症水肿,减轻局部肿痛,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各门临床课程的基础,每名护士都应该掌握。从五年制护生的特点出发,探索《护理学基础》的考试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根据中药"多成分,多层次,多靶点,整体协同作用"的特性,结合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依据中药整体性研究思路,体现中药的"整体性"和"模糊性";同时将中药化学物质基础与药效、安全性研究相结合,探索中药质量控制的创新模式,从而反应其"内在"、"综合"的质量,提出中药质量控制"有效组分—有效成分—药效作用—毒性研究"的多元化创新体系,实现中药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从《伤寒论》方剂的药物组成及药物配伍方面,探讨其方证治法中的方剂配伍特点及优势,彰显其用药规律和特点。
中药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世界传统医学中独具特色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伟大贡献。但是随着现代国际化、全球化的要求,我国的国粹落后了,中药制剂的研制远不能适应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中药产业的现状令人担忧。对中药制剂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并对中药制剂发展的前景和任务作了阐述。
对中药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生长因子的调控机制进行了概括,从中药刺激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合成、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活性的影响、刺激转化生长因子-β的分泌、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鼻痒、喷嚏频频、流清鼻涕、鼻塞、咳嗽、胸闷、喘息)同时兼有鼻、支气管(肺)特征,本人认为外感风邪、痰阻气痹、肺气失宣为共性病机,提出祛风宣痹、疏肝化痰是其基本治法,但临证时仍需要辨证施治,灵活化裁。
目的:探讨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沐舒坦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经过常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经过常规治疗基础上的沐舒坦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两组患儿的主要症状减轻及消失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时间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沐舒坦可明显减少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咳嗽、气促、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崧郏恒迨嫣怪瘟菩《芊窝琢?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强心苷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但治疗量为中毒量的60%,易引起中毒。对强心苷中毒机制及避免中毒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广大患者及医生提供临床用药参考依据,减少强心苷中毒的发生。
聚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新兴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因其优异的理化特性成为制备微球的合适囊材。通过综述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乳化—溶剂挥发法、喷雾干燥法、相分离法等,对现有制备法的优缺点和放大生产的可能性进行讨论,以指导制剂生产。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56例患者,提前做好宣教和心理护理,透析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如遇低血压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8例(85.71%)护理处理后,患者血压降低的情况有所缓解,至透析结束时能顺利回血;6例(10.71%)改善效果不明显,为患者灌注0. 9%的生理盐水200ml.并停止超滤(UF)后,于0.5h左右患者低血压症状得到缓解,并继续进行透析至干体重,顺利回血下机;2例(3.57%)提前回血下机。结论:血液透析低血压并发症的成因多、个体差异大,因此,预防措施不同,处理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护理人员需在血液透析的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变化,及时发现,正确判断,并迅速处理好各种并发症。
目的:探讨七氟醚及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副作用、苏醒质量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3~12岁的小儿在实施手术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七氟醚及氯胺酮进行麻醉,并连续观察手术中患儿MBP、SpO2、HR的变化及术毕停药后患儿的睁眼、定向力恢复和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结果:两组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及发生恶心、呕吐与兴奋、躁动现象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七氟醚组少于氯胺酮组。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时,诱导快,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麻醉苏醒快,恶心、呕吐、兴奋躁动及复睡发生率低,是应用于小儿麻醉较为理想的药物。